中国传统建筑的自然和谐美
中国的建筑美是通过个人服从整体和部分统一来体现的。这反映了在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审美心理所倡导的整体意识。
当然,封建皇权的统一思想和宗法制度也包含了封闭、沿袭和抑制的负面影响,这也导致中国汉族建筑格式相对单一和保守,缺乏宏伟的欧洲建筑理念、开阔的视野、复杂的技术和浪漫的情感吸引力。
道教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观点是,建筑的选址、布局、设计和施工尽可能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不追求外观的奢华,而是特别注重其情景、意象的内在艺术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的序列设计往往比对个人造型美观的思考更考虑环境氛围。老子认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与西方征服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文化追求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天下统一思想的另一种体现。现在看来,这种尊重自然的审美观念在建筑美学思想中历久弥新,依然耀眼。
古城注重城市本体和周边环境的统一管理。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城市,经营范围远远超过城墙;即使是一般的政府、州、县,郊区也包含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五岳五镇、佛道名山、宜郊园林等重要景点也把环境管理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注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通过环境展现出其艺术的特殊魅力。从阆中古城的规划图可以看出,中国古城的建设围绕着环境和大自然。
中国传统园林的平面布局大多采用因地制宜、自由变化的形式。苏州园林巧借,精在体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不仅可行、可预见、可游,而且可居住。游客走到哪里,总有一幅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亭台楼阁布局有序,假山、池塘、沼泽配合得当,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层叠,宛如自然、韵外之美。
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思与景和谐,神与物游充满了深邃空灵的意境和广阔广阔的宇宙意识的心理空间中闪烁着物我浑一的永恒梦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