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批8处古建筑获优秀保护利用项目
杭州是一座千年古都,历史悠久,在杭州的街区、小巷甚至村落中,隐藏着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但是,随着杭州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很多历史民居都会面临着被拆迁的厄运。作为杭州人,应当保护好这一批批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古建筑,将他们再维护、再利用。让一些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建、名居既迈开了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同时又保留原有的风貌,使之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和谐共存。
目前,杭州市首批8处历史建筑获优秀保护利用项目,分别为: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孩儿巷98号、思澄堂、学士路3号建筑、里仁坊巷17号、穗庐、南山路178弄1号、灯芯巷别墅群。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开辟了整体外迁过渡,部分回迁的“小河直街模式”,不但保护了小河直街一带的实体建筑物,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河直街改造工程,改善了运河沿线的景观、居住条件及生态环境。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被国家建设部评为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推动了“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
孩儿巷98号
孩儿巷98号位于杭州市中心,因宋代巷内多泥孩儿铺,所以宋称之为泥孩儿巷,元代改称孩儿巷。孩儿巷98号是典型的晚清民居,三进,前楼、后楼、前后厢房、天井。门窗格子用万字、冰裂纹图案,后檐短窗用蚌壳窗纸。2005年,经过整治后的孩儿巷98号已成为下城区文史博物馆及陆游纪念馆,对它的保护整治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物的空间格局、建筑构件,很好的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里仁坊巷17号
里仁坊巷17号为两开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保护修缮前作为住宅使用,该建筑内部搭建严重,外立面电线、空调室外机等杂乱无章,内部木构件糟朽严重。如今修缮后的建筑不仅保留了该建筑的原有历史风貌和特色构件,同时还结合今后使用功能的需要,增加了檐沟、卫生间等设施,成为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共生共存的较好范例。
穗庐
穗庐是一座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花园别墅建筑,是广东商人鲍柏麟的别墅,亦称“鲍庄”。2007年,这座已经有着80多年历史的建筑进行一次大手术,对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较好地保存了建筑原貌。整修后,穗庐作为江南文学会馆使用,经常举行各种文学活动。建筑自身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与使用功能的文化气息相辅相成,成为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较佳范例。
灯芯巷别墅群
灯芯巷别墅群是四幢立面风貌相似的二层砖木结构别墅建筑,约建于20世纪40年代,原为蒋介石表弟王震南建造。1950年至今杭州市机关幼儿园使用。由于杭州市机关幼儿园每年暑假都对其进行屋面检修,在精心的保养维护下,该建筑群的立面整体风貌、建筑构件保存十分完整,成为历史建筑日常维护管理的较好范例。
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古建筑的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承载着大量而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各个古建筑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政治等等各方面历史问题得到详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