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规划设计布局及装饰的风格特征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代在政治、军;1.蓬勃发展的汉代建筑艺术概况:;两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稳定的王朝;西汉首都长安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见;①形成中国古建筑设计建造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现;③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结构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代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1.蓬勃发展的汉代建筑艺术概况:
两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稳定的王朝。西汉王朝建立伊始,秦都咸阳已被项羽付之一炬,成为废墟。乃于咸阳东南,渭水之南岸另营新都,先在秦兴乐宫的旧址上建“长乐宫”,在龙首原上见“未央宫”,继而修“桂宫”、“北宫”、“明光宫”,宫殿建筑成为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总面积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都城长安还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多,辉煌壮丽之盛,都是空前的。城内开辟8条大街,160个居住的里坊、9府、3庙、9市,人口约50万。汉武帝在位(前140—前87)期间,西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空前壮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帝以泱泱大国炫耀于世,于是皇家造园活动达到极盛。
西汉首都长安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见的大城市。建于东汉末年的曹魏邺城,则以明确的功能分区和规则的严整布局,开创了都城规划的新格局。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
②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
③ 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
④ 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未央宫有“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第宅也是“并兼列宅”、“隔绝闾里”。
2.现存汉代建筑遗物:
汉代的陵墓是保留至今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汉墓中出土大量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建筑的形象资料。画像砖、画像石上所描绘的生活环境,免不了出现各种建筑的形象。明器是一种陪葬的器物模型,除了墓主人所用的器具以外,也有建筑模型。从中我们可看到那个时代的四合院、多层楼阁和单层房屋,各种屋顶、门窗以及它们的结构和装饰的形式。西晋文学家
陆机云:“存形莫大于画,宣物莫大于言”。如果说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为后代留下珍贵的汉代文字的话,汉代的陵墓建筑及其明器、画像砖、画像石则为我们展现了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汉代建筑样式,为我们保留了宝贵的汉代建筑的形象史料。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故事》中曾对汉画像石做了这样的论述:“中国人的葬礼跟埃及人的稍有些相似,他们的墓室跟埃及一样有许多描绘生活的场面,反映出那些古老年代里他们的生活和民俗。”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汉代的“厚葬之风”和“视死如生”的理念,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有可能从汉代的“地下世界”里看到汉代“地上世界”的建筑艺术风格。
2.1现存地面建筑
汉代地面建筑遗留至今的,是坟墓前和祠庙前的石阙及石祠。
2.1.1石阙
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一般把它建在陵园、庙宇成组建筑的前端。它既是一种陪衬建筑,又是一种景观、建筑小品。石阙形象有如一块石碑顶上安有木结构形式的石屋顶,阙身和阙顶上不但雕有柱、枋、斗栱、椽子、瓦等木建筑的构件,还附有人物等花纹。
四川雅安高颐阙是现存实例中最精美的一例,阙身为一大一小拼为一体,称子母阙。整个子母阙分为台基、阙身、阙楼、屋顶四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栌斗,阙楼上雕出楼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栱,屋顶雕椽及瓦饰,雕刻颇为精致,这种阙可视为以石材建造的大型木构阙的浓缩模型。高颐阙造型美丽稳重,屋檐舒展,高低搭配协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1.2石祠
位于山东肥城县孝堂山顶,是东汉章帝、和帝时期(公元76—105年)的官吏墓祠。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于地面的、呈房屋形态的建筑实物。建筑为石构单檐悬山顶,东、西、北三面由石壁围合,南面开敞。立面正中的八角石柱将石祠划分为两开间。石柱上部有大斗承托檐头,柱下有斗状柱础。屋面雕刻出瓦陇、正脊,檐部刻出瓦当、椽头、连檐,两山刻排山勾头,对悬山顶的形制刻画的相当真实、齐全。石祠内部壁画满刻与祠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饮宴等图像,刀法简朴有力。这个石祠是了解汉代小型房屋具体形象的难得实物资料。
2.2石墓
为了葬品能在地下持久保存下来,贵族官僚们除了用砖拱作规模巨大的墓室以外,还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是两座规模巨大的崖墓,估计开凿石方量为5700立方米,墓穴空间最高达7.9米,进深达51.7米,所耗人力之多可以想见。在多山的四川,崖墓较为盛行,大多开始于东汉,其中有许多石刻的建筑图像。石拱券墓及
石梁板墓在各地都有发现,其中建于东汉末年至三国间的山东沂南石墓,系梁、柱和板构成,石面有精美的雕刻,是我国古代石墓中有代表性的一例。从各地汉墓来看,东汉墓的石材加工水平比西汉更为精致,技术更高。
2.3明器
汉代信奉“事死如生”,因此生前享用的东西死后也要做成模型带到阴间去,这种随葬的模型称为“明器”。汉明器展现了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汉代建筑样式,为我们保留了宝贵的汉代建筑的形象史料。其建筑模型如住宅、楼阁、望楼、羊舍、猪圈之类。
2.4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中所见建筑,有厅堂、亭、楼、门楼、阙、桥等。其中多半为极端程式化的图案,然而阶基、柱、枋、斗栱、栏杆、扶梯、门、窗、瓦饰等,基本刻画的没有丝毫遗漏,可略见当时的生活状况。画像砖和画像石的雕法均为线雕和浅浮雕,即用刀在砖、石的表面上刻画出印,或者将底面作一些处理以使形象更鲜明。它们充满在墓室四周,虽然没有秦始皇陵地宫里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那样的豪华,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世俗生活。
3.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之分析:
两汉时期,房屋结构的三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井干式都已出现;中国木构建筑的5种基本屋顶式样,“庑殿顶”、“攒尖顶”、“囤顶”、“悬山顶”、“歇山顶”在汉代就已具备,屋顶的四面出檐与正身、台基的配合,形成了稳定安全、舒适实用之感,屋顶的造型已经出现了后代讲究曲线变化的“飞檐”。屋脊和搏脊端,运用适当的雕饰;檐口利用瓦当进行装饰;建筑的支撑构件运用富于装饰效果的梁柱、“斗拱”等形式,以及门窗、栏杆等的多种多样;壁画配合绘画、雕饰等装饰,丰富了建筑的整体形象,并应用衬托性的雕塑或门阙建筑的设置,使建筑物形成了高度综合性的艺术整体。而两汉建筑的平面组合和外观,虽多数采用对称方式,以强调中轴部分的重要性,但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艺术要求,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样化风格。这些建筑艺术手法和特点,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完成,为后世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汉代屋架的几种形式
3.1.1抬粱式:柱子不直接承托檩条,而是柱子承梁,由梁或梁上的短柱承托檩条。这种结构多见于北方民居和南方的官式建筑,是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主流。
3.1.2穿斗式:柱子直接承托檩条,柱子之间用木枋子相连,以加强柱子的稳定性。枋子不承重,所以和“梁”完全不同,称为“穿”。穿斗式屋架多见于南方民居。
3.1.3井干式:将木头两端凿出榫卯,四木平面交叉出头组成井字方格,然后层层重叠,如“井上四交之干”,故称井干。它是一种承重墙结构,不属于木构架结构。文献记载汉长安建章宫汉武帝所建的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这个高度可能有所夸张,但表明汉代已能用井干式建造颇大规模的井干楼。
3.2汉代斗栱的多样形式
汉代斗栱资料十分丰富,从石阙、石祠、石墓、崖墓中可见到汉代斗栱实物,从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楼中可见到汉代斗栱的间接形象。大量资料表明,汉代斗栱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形制尚未确定,正处于斗栱的积极探索期,形成多种多样的斗栱形式。这些斗栱都是各自独立的,没有形成整体联系。斗栱的形式有最简单的柱上放置栌斗和柱端插实拍栱的做法;有构成一斗二升、一斗二升加蜀柱和一斗三升的做法;有将栱做成曲线形的曲栱和交互曲栱的形式;有伸出挑梁,形成单栱出跳、重栱出跳的形式。斗栱既用以承托屋檐,也用以承托平坐。由此可见,汉代是确立斗栱在中国木构建筑体系重要地位的时期。
3.3汉代屋顶的多样形式
屋顶形式在古代社会具有等级意义。中国建筑的传统屋顶有五种常见形式。按其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和“硬山”。除硬山外,其余四种汉代建筑均已具备。一般来说,庑殿顶又称“四坡(阿)顶”、“五脊殿”,从史料记载看,庑殿的出现先于歇山,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常用于宫殿的主要殿堂;歇山顶又称为“九脊殿”,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殿堂、王府及庙宇中的大殿等;攒尖顶常用于园林建筑;悬山顶常见于官署建筑和庙宇中的配殿等处;悬山和硬山屋顶等级最低,多见于民居。
3.4阶基
阶基为中国建筑三大部分之一。从汉画像石中可看出,两汉建筑中的阶基表面主要是在夯土台外侧包砖、包石,上压阶条石,下放土衬石,角上放角柱石,中间有间柱石。厅堂及阙下亦多有阶基,用矮柱以承阶面,柱与柱之间刻水平横线,用来表示砖缝。直至唐五代,此法仍然通用。
3.5柱子与柱础
汉代柱子的形状有八角、圆柱、方形和长方形,此外还有瓜梭柱。由于实物都是仿木的石构件,柱高和柱径之比都似乎与真正木柱有一定距离。石雕、石室中柱子比例多肥短粗壮,而画像砖、石中比例则细长。柱身有直的和有显著收分的两种,其上置栌斗。而从四川成都画像砖中所见,用插在柱内的栱承托屋檐,使屋檐伸出到足够的宽度。
柱础的形状也多样化,有凸起两层的,有覆盖斗式的。凸起两层的,如武氏祠石刻及山东肥城孝堂山石室所见。而沂南汉墓的柱础呈上圆下方的覆盆式,上
面刻满花纹,柱础约为柱径的1.4倍至1.8倍。
3.6门窗、平坐、栏杆
汉代的门和窗成为装饰部分而被加以艺术处理。门多为板门,屋门开在房屋一面或偏在一旁,一般都是双扇,门扇上有兽首含环,称为“铺首”。窗子未见可开启的窗扇,通常嵌直棂、卧棂,也有斜格、琐纹等比较复杂的花纹。有的在窗外另加各自窗笼或在窗内悬挂帷幕。栏杆以卧棂居多,已出现在寻杖下用蜀柱和几何形栏板的栏杆样式。栏杆多设于平坐之上,而平坐之下,或用斗拱承托,或直接与腰檐承接。后世所通用的平坐,在汉代就已经形成。
3.7屋面、檐口、脊饰
文献记载,汉代屋面已有“反宇”,但绝大多数的汉阙、明器、画像所表示的屋面、檐口都是平直的,还没有反宇的凹曲屋面和翘曲的屋角,只有个别的实例有檐口起翘和屋面凹曲的迹象:正脊和戗脊的尽端微微翘起,并用筒瓦与瓦当予以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平直的屋面、檐口,都带有微微凹曲的垂脊,并在垂脊端部有意地翘起,以削弱僵直的感觉,显示出追求屋角起翘的意图。这是汉代建筑与汉以后建筑在形象方面的一个重要差别。
汉代屋顶形象重拙,多数屋脊装饰朴实无华,有的正脊尽在端部微微翘起或凸起尖突,隆重者在正脊中部再添加饰物。受楚人崇火尊凤尚赤的影响,汉代屋顶盛行以凤和鸟为饰,高颐阙脊上巨鸟口衔组绶的雕饰。汉武帝听信巫术厌火之言,逐渐改凤鸟为鸱尾。
3.8瓦当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房屋上筒瓦出檐一端的圆形或半圆形装饰物,既有实用功能,又起到装饰效果。瓦当大多数为圆形,瓦当头上多印有花纹图案,板瓦大,瓦垄间距也大,这是汉代屋面瓦垄的特点,也是两汉建筑的重要特征。两汉也是瓦当装饰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瓦当图案丰富多彩,云纹瓦当最为流行。为适合圆形的装饰布局,设计者非常巧妙地把动物形象安排在瓦当上,动物造型既夸张变形,而又活泼传神,龙的飞舞奔腾,刚健苍雄;虎的活泼凶猛,强劲有力;朱雀起步展翅、勇捷豪迈;玄武的龟蛇交绕、静中有动。这些被视为神灵的动物,都充满着非凡而旺盛的生命力,艺术手法的简洁朴素,形象的生动传神与装饰的要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些瓦当,在当时是整齐紧密地并列于高大建筑物的檐口,不难想象其装饰效果是多么的绚丽、辉煌。
3.9东汉重楼
大约在西汉、东汉之交,开始通行重楼建筑,这是汉代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见于东汉明器陶楼,重楼多为三、四层。其做法不一,有的在层间设腰檐;有的在腰檐上置平坐,平坐边沿施勾栏;有的只置平坐而不施腰檐。这种
分层配置平坐、腰檐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各层的土;3.10汉代的砖墓结构;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黄肠;4.小结:;由于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由此可见,两汉时期的建筑,在布局、结构、形制及装;分层配置平坐、腰檐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各层的土墙、木构,同时也起到遮阳和凭栏远眺的作用。层层挑出的平坐、腰檐,给高耸的楼身体量以强烈的横分割,并形成有节奏地挑出、收进,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了中国式楼阁建筑的独特风格。
3.10汉代的砖墓结构
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黄肠题凑为墓室,较少使用砖石。自东汉起,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窿、栱券结构。汉代用于墓室的砖材形成空心条砖、楔形砖、企口砖、楔形企口砖等多种类型。地下墓室多为长方形,有斜向的墓道通向地面。墓室的地面、四壁及室顶大多使用长条形的空心砖或石料铺砌。这些砖和石料宽0.6米—0.8米,厚约0.2米—0.3米,长约1.5米,它们一块接着一块搭砌在墓室的四壁和顶部,砖、石表面上多雕刻有各种纹样,因此成为画像砖和画像石。这种由大型空心砖和石料构筑的墓室在制作工艺上比较费事,而且墓室的宽度也受到限制,于是逐渐改为用板材斜撑使墓顶成为宽度较大的折面,继而发展成为弧形的发券顶。这时小块的砖、石代替了大型的砖、石板材,墓壁上的装饰也由雕刻而逐步发展成为彩绘。西汉晚期形成的小砖券墓是墓室结构的重大演进,在东汉时期仍久盛不衰。东汉前期和中后期,分别产生了穹窿顶小砖墓和叠涩顶小砖墓。叠涩结构利用栱壳矢高增大的条件,采用水平砖的层层出跳成顶。它在结构受力上不如穹窿顶,但在施工上较为方便而得以应用。
4.小结:
由于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作为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显著特点之一的斗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在东汉的画像砖、明器和石阙上,都可以看到种种斗栱的形象。随着木结构技术的进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从明器、画像砖等资料可知,当时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
由此可见,两汉时期的建筑,在布局、结构、形制及装饰上,都基本形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风格。两汉建筑,首先是以空间规模广阔的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性建筑组合为特征,在平面布局上,建筑物之间注意有主有次,有对称,又有均衡的整体安排,一般较为重要的建筑都设置在纵轴线上,次要的房屋则安排在它左右的横轴线上,组成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整体群性建筑布局,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统一。这种平面铺开,由多种复杂的亭台楼阁组成的群体建筑,不可能一目了然,必须从一个庭院走到另一个庭院,才能把握其纵身空间整体布局的感受。这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