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中国古建筑文化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光辉,是中国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方式研究,有利于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存并发展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一、前言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蓬勃,生命力旺盛,在中华文明上上数千年来一直保持活跃、进取、发展。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度。文化的丰饶和技术的发达促使建筑文化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丰富而深邃的领域,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结合中国哲学大家的思想精华,铸就了一支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葩。长期以来中国古建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而文化发达带来的审美观提升,也提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巨大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得中国自古以来一直保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即使在现代,引入现代建筑科技,也依然可以从古建筑中汲取设计的灵感,传承和发扬古建筑文化中优秀的想法和设计,这不仅是提高当代建筑设计水平、满足用户审美需求的重要参考,而且也是一次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建筑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现代建筑艺术的机会。
二、研究和传承古代建筑文化的意义
受益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安定繁荣,数千年间除了几次大的战争之外主旋律基本是团结发展、统一和平。因此也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文化,比如自古以来多用土木作为建筑的材料,同时用木材搭建建筑的骨架,这样的思想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成熟,一直延续到现代。
中国古代建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建筑工艺的领域,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密不可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工艺的提高促进了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而文明的发展又对建筑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国人民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尝试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石,将它们互相结合,从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装饰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在施工建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同时,还积极引进与吸收其它民族的建筑文化精髓,丰富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逐步建设起有影响力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其他民族建筑文化的发展,如东北亚的朝鲜和日本,东南亚的越南等,至今还保存着许多深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影响的史迹。同时,中国古代建筑还具有历史意义,它的背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
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能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将中华民族的优良遗产传承给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让古建筑的精髓用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出来,使建筑能够满足功能和美观上的要求。
三、古建筑的建筑种类
历经近五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建筑逐渐演变成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丰富,可按建筑类型来分为六大类。其中包括住宅、宫殿、宗教、坛庙、陵墓、园林。
(1)住宅类建筑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建筑类型,也是建造得最多、最广泛的建筑。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基于洞穴发展住宅,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开始逐步以木结构为主体,构建住宅。同时,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住宅类建筑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典型的就有官员与普通百姓的区别。在称呼上也有区分,官员的住宅多称府邸、府第或宅第,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则简单地称以民居。许多住宅因为自然老化、战火侵袭、人为拆迁等因素而消失了,现存的大多数集中在明、清两代。
(2)宫殿作为最隆重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亮点和最高点,代表了当时建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水平。宫殿的发展从夏商时期开始,经历了茅茨土阶的最初萌芽阶段之后就发展到了春秋时期的高台富室。自秦朝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前殿与宫苑结合。而隋代到明清的近代宫殿讲究纵向布列。这就是宫殿发展的大致四个阶段。
(3)宗教建筑。中国古代文化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是最为重要的三个教派。因此这三教的建筑占据了宗教建筑的大半江山。佛教有佛殿、石窟、楼阁式塔,道教有道观,伊斯兰教有清真寺,都设计得别具特色,是宗教建筑的代表类型。
(4)祭祀神灵、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实施祭祀行为的场所,神庙(坛庙)自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也创建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5)陵墓建筑。中华文化中传承下来的转世与风水等思想使得陵墓一直以来都被重视,无论是天子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重视陵墓的修建。这个风气自秦始皇开始越演越烈,自秦始皇开创了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之后,古代墓葬的建筑水平和规格越来越高,建筑的构形和日常应用中的建筑有很大差别,也多采用砖石的结构,与中国传统的木材架构不同。
(6)园林景观类。这一类建筑形式较为多样,受气候、水土等影响,全国各地情况不一,一般而言,都有楼、阁、殿、堂等建筑物,还有亭、廊、轩、斋、馆、舫等不同名称的建筑类型。
三、古建筑在当代的传承方式
已经传承了近五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与深刻的底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因为现代建筑技术的引入和发展而日渐消亡,反而因为与现代设计的很多共同点而生存下来,而且得到很好的发展。无论从设计形态到设计理念上,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都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古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
首先从功能说起,中国古建筑的建造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为了非常明确的功能而设计、建造,基于这种设计的理念,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创造始终和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现代建筑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功能主义原则,被现代建筑设计师所倡导,因此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建筑设计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这种追求建筑物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的思想,反应了追求和倡导理性的一种逻辑辩证思维,与中国古建筑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其次,现代建筑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引入了框架设计的思维,使得空间的划分和使用摆脱了结构的束缚,在组织起建筑内容和用途的时候更加自由。反观中国传统建筑,就会发现这个理论与中国古建筑的空间构成不谋而合,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就是框架设计思维的雏形。
中国古建筑的传承不仅在于设计理念、思维,还在于率先使用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手段,标准构件会在工厂里就完成制造和加工,有利于在建筑工地快速推进施工速度,因此在建筑方法上,中国古建筑所采用的标准化施工方法已经悄然应用到现代建筑施工的各个领域。
可以看到,古建筑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其实已经渗透到当代建筑的方方面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新的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四、结语
随着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激烈交锋,现代人意识分歧较大,对待中国古建筑的想法也因人而异,有些人认为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认为我们应该延续这个文化。而有些人则认为中国古建筑是封建的糟粕,需要全盘抛弃。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国的建筑风格和建设技术依然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这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脉相传是密不可分的,直到现在,它仍然左右着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审美取向以及发展方向。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中国古建筑的精髓转化为具体的建筑设计语言,建构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把中国古建筑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