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木
以木结构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建筑,是通过榫卯技术连接不同构件、重量轻、效率高的框架承重系统。根据位置和功能,木制构件主要有柱、梁、额、梁、檩条、斗拱、椽、飞等,一般称为大木。门窗、室内装饰等都叫小木。大木是一种结构构件,与台基配合,以承重为主要功能,形成骨骼;小木、屋瓦、脊饰等主要起着维护和装饰的作用,类似于肌肉和皮肤。
这些都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传统建筑,各种构件的造型和功能演变也直接奠定了传统建筑的不同风格和时代风格。同时,由于宋代有两部官方创作文献,即《创作法》和清代《工程实践》,因此有两套类似位置和功能的术语系统。为了明确起见,元代及以前的建筑通常被称为法式建筑,而明清时期的建筑则被称为工程实践。
柱
柱是一种垂直支撑构件,通常由单棵树的主干制成,是核心承重构件之一。单层建筑柱一般承载斗拱、梁梁、下柱基和台基,负责支撑整个建筑,并将荷载传递到地面。根据位置不同,屋檐下的屋檐柱,室内的金柱或内柱。柱的形状通常符合木材的自然形状,上细下粗,但南北朝也有特殊的梭柱。
梁
梁是指进入深度方向的水平承载构件,负责逐层支撑整个屋顶的重量,并通过与柱的交接将荷载传递到柱体上方,是核心承载结构。根据清代命名规则,梁有三架梁、五架梁和七架梁。相比之下,宋代被称为平梁、四椽、六椽。无论是外观还是截面,历代官方建筑的梁多为方正直矩形。而江南民间建筑则常见美丽灵巧的圆弧造型,称为月梁。
额、枋、檩
额与方是指在面宽方向承接斗拱或檩条的水平承力构件。宋代称较大者为额,较小者为方。清代称较大者为前额,较小者称为前额。在木结构的顶部,它与前额平行,直接支撑着椽子和瓷砖表面的水平承载构件。宋代称为博或方,清代称为檩条或桁架。通过与梁柱、斗拱交接,形成完整的框架结构,可以有效地传递荷载,完成结构功能。
椽、飞
椽子位于建筑顶部,一般为圆形或方形的细长木条,分段固定在两个檩条之间。其作用与人体肋骨相同,覆盖整个梁架上部,形成稳定的基面,用于支撑各种屋顶构件。飞也被称为飞椽,实际上是椽子的延伸,一般附着在方形木条上,可以进一步增加屋顶的延伸,增强遮挡风雨的能力。飞椽通常只出现在唐代以后的建筑上,这也是判断建筑年龄的重要标志。
屋面构造
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传统建筑的屋顶有很多做法。明清时期,北方官方建筑在椽飞上铺设一层薄板,称为望板,然后铺设由石灰粘土和细砂混合而成的三合土防水保温层,称为防水垫。重要的皇家建筑将在屋顶上铺设铅锡薄片,并增加一层防水层,称为锡背。垫背上方是用灰浆粘结而成的屋瓦和脊饰。早期屋面的做法比较简单,直接在椽飞上放置薄砖,称为望砖,然后在上面铺设屋砖。这种做法有利于散热,明清时期仍在南方建筑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