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古建构件悬鱼怎样才能保留
苍南境内现存百多、三四百年历史木结构老厝屋檐处、山墙人字形博板正中,多见那富装饰韵味的古建构件——木雕悬鱼,是传统木结构老宅显见的特征。莒溪天井、西厅、田寮等地现存古民居制式多为正房八至十数开间、中间一大厅,左右两厢各三五间,选料讲究,造型美观,橼角、门窗龙飞凤舞,八仙过海,到处可见早时能工巧匠杰作,喜字、卍字、十字花窗等雕花图案无不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一般四周也多以卵石高墙修筑,宽阔的院埕足足一亩多,全部青石铺砌而成,一条鹅卵石拼成与左右埕图案明显不同的甬道贯穿中间,直通正堂大厅台阶,也很讲究。
( 莒溪天井徐氏武解元古民居上的悬鱼 )
悬鱼,亦称垂鱼,可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悬于山墙人字形博板正中的建筑饰物,出现的历史已十分悠久。一般多用厚薄不等的木板用浮雕形式雕制成鱼形、倒如意头形或祥云形等各种花纹图案。古代含有避火之意。近代砖楼房,硬山顶檐际风板属砖砌,不出山,悬鱼也随改为以砖砌或直接粉绘于山尖处。中国木工匠素来分为大木、方木和圆木师傅,建筑楼房宫庙的木工师傅称“大木师傅”,历代各地民居亦因大木师傅的不同,所用悬鱼或变体悬鱼,便风格各异,式样繁多。
莒溪盛产竹木和黑铁砂,历来木、竹、铁器等匠作业发达,各种圆木和大木师傅众多,名闻四近,建国初期公私合营,至人民公社化后,多组合成木器、竹器、铁器等合作社形式,为地方民众建房和制作、生产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和农用器具,当时的供销社,还专门设了个农业生产门市部,简称农具部。时至今日,不少匠作名师傅如张大益、刘开春、郑永罕、郑永跑、雷开益等也都已辞世,其他大多年老退休。目前,圆木师傅中当推宫外年近中老年的郭姓三兄弟,所产圆木器具如婚嫁产育用品等,多销往全国各地;大木师傅中,技艺水平和知名度最高的首推雷新兵师傅,及他带领的一班多达300余名徒子徒孙辈。
大木师傅雷新兵,畲族,其父雷开益,1922年拜莒溪西厅村知名大木师傅郑永罕为徒,自己也于1958年师从父亲学习大木,方木、土屋(俗称土墙厝)廊桥等传统民居建筑技艺,3年学徒期满行谢师礼出师,1969年自立门户正式授徒,收授雷大枝为首徒,1972年收儿子雷朝银为徒,至今所收授徒弟艺满出师计158人,众徒弟收授的徒孙计182人,徒孙以下带出的学徒不计其数,主要分布苍南、泰顺、文成、瑞安等县市和山西各地,均学有所成,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建就大量传统古建。
现年已70余岁的雷师傅仍是把好手,地方不少大的、重要的建筑工程依然少不了他。不但莒溪境内众多亭阁楼台、长廊宫庙等古建出自他及其徒弟、徒孙们之手,就是闽浙边不少地方古建筑和廊桥等,也有邀请他去营造。2008年夏,雷新兵师傅率众徒弟、徒孙们,接下位于莒溪桥南山下塘一项由地方人士投资200万元多、采用木混结构、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古建构架的下塘马仙宫重建工程,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于2008年底基本竣工,等所有木结构建筑构件干透后,将对整个建筑进行油漆和内部神像塑造等工程;2010年又接下莒溪上村下店数百年历史的兴霖宫重建工程。2010年6月,雷新兵被列入温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年初开始领取传承人津贴。
悬鱼上部多刻有一“水”字,或刻壬、癸等字,下部两鱼相环,向上的鱼嘴喷出的水花置于当中,装饰与实用功能并存。装饰功能显而易见,实用功能:一为防悬挑的檩条端头受潮腐烂,二是担当镇火重任。鱼为水中生灵,水深任鱼跃,壬、癸五行方位代表水,根据古代传统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水能克火,木构建筑极易遭火灾,古人认为雕刻与水有关的图案文字,可起到镇火并消除火患的作用。悬鱼基本形式只有直线和弧线两种,用料多取正杉板,大都雕刻有“鱼”的形象,共两条,头与头,尾与尾弧成一圆,也有刻壬、癸等字,或干脆雕一“水”字,饰以彩绘、油漆。在新落成的大厝中,显得尤为美观和稳当。
悬鱼的构成料材和制作工具分别为正杉木材、彩绘颜料、油漆和大木匠作工具及其它相关工具。其制作流程一般可分:1、削木刨制白坯;2、制图打样;3、修正定稿,雕制;4、打磨、彩绘、油漆;5、晾干、悬挂,有一定的技艺含量。但现在的楼房不要说悬鱼,即使新建的古建祠堂、佛殿、宫观庙也多不采用,这种传承千年的建筑构件——悬鱼的消失亦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