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设计施工—古建筑营造通则
古建筑施工通则(又称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门的规模和比例所遵循的共同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古建筑设计建造各部分之间的大比例关系和规模关系。这是使各种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的关键和重要原则。
古建筑的一般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面宽与深度、柱高与直径、面宽与柱高、收分与侧脚、上下、步架与举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寺庙推山、建筑各部件的权衡比例。
1.宽度和深度
长方形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平面。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有两个尺度,即宽度和深度。长边宽,短边深。比如三间北房,东西方向宽,南北方向深。单体建筑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每四根柱子围成一个房间,一个面宽,又称面宽,深为深。一栋建筑的总面宽之和被称为通面宽;几个单间的深度构成一个单体建筑的深度
确定古建筑的表面宽度(指明间面宽度)应考虑许多方面的国家元素,即实际需要(即所谓的应用原则)、实际可能性(如木材长度、径寸等因素),并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宽度的确定也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考虑到宽度,门的尺寸必须符合门尺上官、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8/10,或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柱高及柱径
古建筑设计施工柱的高度与直径有一定比例的关系,柱的高度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的关系。小型建筑,如长檩条或六檩条小型建筑,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例如,清工部《工程实践规则》规定:凡檐柱以面宽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宽一尺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直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建筑,面宽与柱高之比为10:7。根据这些规定,可以计算出已知面宽可以求柱高,知柱高可以求柱径。相反,已知柱的高度和直径也可以计算出宽度。
三、收分,侧脚
中国古建筑圆柱的上下两端直径不相等。除了瓜柱等短柱外,任何柱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而是根(柱脚、柱根)略厚,顶(柱头)略细。这种根粗顶细的做法叫收溜,也叫收分。柱子收分,既稳定又轻,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各种建筑的收分尺寸一般为柱高的1/100。如果柱高3米,收分3厘米,假设柱根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24厘米。《建筑算例》规定大型建筑柱的收分为7/1000。
4.上下(出水,回水)
中国古建筑出檐深远,出檐大小也有规定。清晰的例子规定,从屋檐檩条到屋檐椽皮(如无屋檐到老屋檐椽头皮)的水平距离为屋檐尺寸,称为屋檐,称为屋檐,称为屋檐,因为屋檐向下流动,所以屋檐生动地称为水。无斗拱或小型建筑的屋檐尺寸为屋檐柱高度的3/10。如果屋檐柱高度为3米,则屋檐出口尺寸分为三个等份,其中屋檐椽出口占2个,飞椽出口占1个。
中国古代建筑都建在台基上。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称为台明,小房间的台明高度是柱高的1/5或柱径的2倍。台明从屋檐柱中向外延伸的部分是台明的出口边缘,对应屋顶的上屋檐,也称为下屋檐和下屋檐尺寸。小型实践被定义为上屋檐的4/5或屋檐柱径的2倍大型实践定为台明高台上皮至尖梁下皮高度的1/4。大型台明的出口边缘是上屋檐的3/4。
古建筑上出大于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规模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回水。回水的作用是确保屋檐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保护柱根和墙体免受雨水侵蚀。
五、步架、举架
步架:在清式古建筑木结构中,相邻两檩中-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根据位置不同,步架可分为走廊(或檐步)、金步、脊步等。若为双脊檩卷棚建筑,顶部中间一步称为顶步。在同一栋建筑中,除了走廊(或檐步)和顶步的尺寸变化外,其他步架的尺寸基本相同。小走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每步一般为4D,顶步架的尺寸一般小于金步架的尺寸。以四檩条卷棚为例,确定顶步架尺寸的方法一般为:四梁两端的檩条尺寸均分为五等份,顶步架占一个,檐步架占两个。顶步架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2D,最大不应超过3D,可在此范围内进行调整。
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中的垂直距离(举高)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清代建筑常用举架有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等。表示举高与步架之比为0.5,0.65,0.75,0.9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一般定为五举,称为“五举拿头”。小式房屋或园林亭榭,檐步也有采用四五举或五五举的,要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小式房脊步一般不超过八五举。大式建筑脊步一般不超过十举,古建筑屋面举架的变化决定着屋面曲线的优劣,所以在运用举架时应十分讲究,要注意屋面曲线的效果,使其自然和缓。千百年来,古建筑匠师们在举架运用上已积累了一套成功经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程式。如小式五檩房,一般为檐步五举、脊步七举。七檩房,各步分别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大式建筑各步可依次为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