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宗祠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价值
宗祠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宗祠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
宗祠文化的传承
宗祠,俗称家庙、祠堂。它是儒家礼制的产物,是崇孝敬祖的场所,是民间建筑的瑰宝。旧时祠堂又称“家庙”、“祠庙”。按礼记规定,宗庙为帝王专有,继之诸侯、大夫才能设宗庙祭祖。后来宋代朱熹始提倡建立家庭祠堂。每个家族可建立一个祭祀高、曾、祖、考四世神立的祠堂神龛。直到明代,朝庭才允许民间百姓亦可建家庙。宗祠多建于家族聚居地中心位置,随着族丁的繁衍兴旺,大家族便分宗专门建起了宗祠或支祠。
祠庙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承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千百年来为民众所重视。可以说,宗祠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经典。古时各姓氏都不惜重金聘请风水师,反复勘察,一般都择前有泾,“前水为镜”,人工开凿或引水成池,后有峰,“后树为屏”,若无峰,就堆土成丘,植树造林;左狮右象为对称,正面视野开阔,出入方便,前山层叠绵延,为祠址之地。
现在的宗祠,大多保留延用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有些宗祠虽建筑规模不一定大,但结构精巧端庄、古朴凝重,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基本保持明清建筑的基本特征。
祠堂一般分为二大类:一是姓氏家族祠堂,即宗祠;二是历史名人祠堂,即历史名人纪念专祠。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堂,供奉的是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而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皿,四周墙上有绘画、浮雕,柱上有楹联,横梁上、壁上悬挂匾额,内容或是歌颂祖先功德,或是宣传忠孝德善。祠堂中大多有戏台、厢房,以供娱乐教化之用。正门外绘制门神。
而历史名人堂是则官方或民间建立的纪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后人瞻仰、陈列名人有关生平、资料、著述和文物等。历史名人专祠,现在大多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宗祠是有血缘认同,和宗睦族;缅怀祖德,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激励子孙;奖优助学,排忧解难等等作用。如果说寻根敬祖是“继往”,那么激励子孙则是“开来”,也就可以说,宗祠即是继往开来的一处“心灵圣地”。
众所周知,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人人皆有的姓氏,以血缘文化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并以不断的连续性,强大的凝聚力,对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姓氏为徽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共祖炎黄,百姓一家的观念和血浓于水,分裂不开的情感,也同时传载了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而传载这些精神的表现形式,诸如谱牒、格言、家规、家训及家庙、宗庙、祠堂等,即是传承的重要有形载体,为世代留传下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今,大众普遍对挖掘上述文化形式表现出深厚兴趣,充分说明了社会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需要,这理所当然的应引起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重视。
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
宗祠文化是一个姓氏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文化底蕴和生产、生活素质的反映,说到底是一种民俗文化,应该抱有历史责任感全面考量宗祠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科学、辩证地认识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提炼其实质精华,挖掘其现代价值,积极运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宗祠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宗祠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基于宗祠特定空间的民俗活动,是群众千百年来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认知的结晶。节律性的群体活动,寄托人的信仰、调节人的心态、释放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宗祠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
宗祠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30多以来,在精神层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公平、正义”观念淡化,传统的优秀伦理道德加速流失,虽然法制有所进步,但远没有达到有效规范个体行动的程度。当人们感到“道德失灵”而导致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时,发现宗祠文化恰在这时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每个宗祠都有族训家规家风等,其中有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这是族群共同的精神空间,也成了族群内道德约束的天然资源。此外通过宗祠活动,展示、推广本地区、本族姓辉煌历史和杰出人物,有利于群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彰显本族对社会的贡献,并以这种方式激励族内后人堂堂正正做人,刻苦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