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分析
一、概述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约60公里处的天梯山崖壁上,窟下有寺,也称大佛寺、广善寺。天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山路崎岖,攀登艰难,犹如攀爬天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的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公元412~439年),是较早载于我国史册的一处石窟寺,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优秀代表,对我国石窟寺乃至整个佛教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根据凉州石窟的文献史料内容记述,结合现当代天梯山石窟的研究成果共同揭开了“石窟鼻祖”的神秘面纱,同时也呈现出了天梯山石窟作为“石窟鼻祖”的庞大价值体系,本文即对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做简要探析。
二、关于“凉州石窟”的文献史料记述
1.【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北凉录》(506年撰)
“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炫目。有土圣僧,可如人等,常自径行,无时暂舍,遥见则行,人至便止,观其面貌,状如其中泥塑形象,人咸异之,乃罗土于地,后往看之,足迹隐隐,今见如此。”
2.【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519年撰)
“伪承玄二年(429年),蒙逊济河,伐乞伏暮末于枹罕,以世子兴国为前驱,为末军所败,兴国擒焉。后乞伏失守,暮末与兴国俱获于赫连勃勃,后为吐谷浑所破,兴国遂为乱兵所杀。逊大怒,谓事佛无应。即欲遣斥沙门,五十已下皆令罢道。蒙逊为母造丈六石像,像遂泣涕流泪,(昙无)谶又格言致谏,逊乃改正而悔焉。”
3.【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664年撰)
“凉州石窟瑞像者,昔沮渠蒙逊以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据有凉土二十余载,陇西五凉,斯最久盛。专崇福业,以国城寺塔修非云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若依立之,效尤斯及。又用金宝终被毁盗。乃顾眄山宇可以终天,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斵窟,安设尊仪,或石或塑,千变万化。有礼敬者惊眩心目。中土有圣僧可如人等,常自经行,初无宁舍,遥见便行,近瞩便止,视其颜面如行之状。或有罗土坌地,观其行不,人才远之,便即踏地,足迹纳纳,来往不住。如此现相,经今百余年,彼人说之如此。”
4.【唐】道世《法苑珠林·敬佛篇·观佛部》(668年撰)
“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为母造丈六石像于山寺,素所敬重。以宋元嘉六年(429年)遣世子兴国攻枹罕大败,兴国遂死于佛氏。逊恚恨,以事佛无灵,下令毁塔寺,斥逐道人。逊后行至阳述山,诸僧侯于路侧。望见发怒,立斩数人。尔时,将士入寺礼拜,此像涕泪横流,惊还说之。逊闻往视,至寺门,举体战悸,如有犯持之者,因唤左右扶翼而进,见像泪下若泉,即稽首礼谢,深自尤责,登设大会,信更精到,招集诸僧还复本业焉。”
5.【唐】道宣《释迦方志·通局编》(650年撰)和【唐】道世《法苑珠林·敬僧篇·感应缘》(668年撰)中的相同记述:
《释迦方志·通局编》记载:“凉州南洪崖窟,沮渠蒙逊所造,碑寺现存,有塑圣僧,常自行道,人来便止,人去寻行,故其旁侧,足迹纳尔,斯徒从矣,不可具云。”
《法苑珠林·敬僧篇·感应缘》记载:“又凉州南洪崖窟沮渠蒙逊所造碑寺见存。有塑圣僧。常自行道。人来便止。人去寻行。故旁侧足迹纳纳示现然徒众不可见之。”
综合以上文献史料内容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凉州一带佛事活动频繁,沮渠蒙逊在“凉州南百里崖”大规模(于州南百里,连崖绵亘,东西不测,就而斵窟,安设尊仪)开凿石窟,且“为母造丈六石像”。
根据文献史料内容的记载,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疑问:
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凿的那座“凉州石窟”是否还存在?这座石窟到底在哪里?
三、关于“凉州石窟”的现当代论证研究
在可查阅的文献史料里面,自唐代以后均未找到关于“凉州石窟”的相关记述。难道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凿的“凉州石窟”已经不存在了吗?其实不然!在现当代史学界,对于“凉州石窟”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经过多位学者的实地考察,史学界逐渐对“凉州石窟”有了清晰明确的理性认知,并且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论证研究:
1.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在1943年写成的《西征小记》里面有如下记述:
“在武威时曾以凉州石窟所在叩诸郝仁甫先生,郝先生亦不之知,唯云武威东南张义堡山中有大佛寺,佛为石镌,甚大,寺前一方石,上镌“晏筵石”三字,体类六朝。寺左右石崖上依稀有石窟痕迹,唯以凉城地震剧烈,石崩崖摧,多不可辨云云。则成为一谜之凉州石窟,或犹在武威南一带山中欤?安得好事者负粮裹糗一访之也!”
这虽然是史学专家第一次以怀疑的态度对“凉州石窟”进行的文本记述,但这在关于“凉州石窟”的现当代研究中却迈出了敢为人先的第一步。
2.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史岩在1955年发表的《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中写道:
“大约是195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邓宝珊主席到武威,曾向唐榴亭(唐发科)副县长问及凉州石窟遗址,唐副县长根据自己的推测,认为武威县南百里张义堡天梯山的大佛便是,但仍未肯定。”
3.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冯国瑞1952年3月曾在武威张义堡天梯山下作过一次短暂的访问和了解,5月14日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记武威境北凉创始石窟及西夏文草书墨迹与各种刻本》的文章,提出“武威天梯山石窟就是历史上的‘凉州石窟’”的观点(此观点仍带有主观质疑的性质),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通向石窟的梯道全部已毁,未能进窟考察,仅仅是在山下对当时遗存的洞窟外貌进行了察看。同年7月,冯国瑞执笔草成《武威天梯山石窟图录》并附有《武威黄羊渠水库计划与天梯山石窟的保存问题》一文,为进一步考察研究天梯山石窟奠定了基础,也为天梯山石窟的保护提出了前瞻性的看法。
4.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史岩在1954年7月对天梯山石窟进行了为期6天的详细勘察,并于1955年发表了题为《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的勘察报告,这是自唐代以来关于“凉州石窟”惟一最为详尽的记录报告,报告指出:“天梯山石窟是由蒙逊首先创凿的,可是他所创凿的石窟现在已不存在了。”这是在史学界里第一次经过学理论证,认定武威天梯山石窟就是历史上的“凉州石窟”。
5.由于要在武威天梯山石窟下面修建黄羊河水库,1959年经文化部文物局批准,决定将天梯山石窟进行抢救性搬迁保护。同年11月,由原敦煌文物研究所与甘肃省博物馆组建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勘察工作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详细勘察和清理发掘,最终清理发掘出了5个早期石窟,同时在第1窟和第4窟内剥出了一定数量的北凉壁画。以此为据,充分证实:武威天梯山石窟确为“凉州石窟”,并且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创凿的石窟及其为母所造丈六石像的石窟也都有可能依然存在。
6.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在1986年发表了《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一文,宿白教授在史岩先生的勘察报告基础上,综合武威天梯山1、4两窟、酒泉敦煌吐鲁番所出北凉石塔和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这三座石窟的资料,对天梯山石窟的早期洞窟作了更加详尽的学理论证,根据河西走廊早期佛教遗迹的特点,第一次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的开窟模式确定为“凉州模式”。
四、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综述
通过全文叙述,根据关于“凉州石窟”的历史文献记述,结合关于天梯山石窟遗迹的现当代研究成果,总结武威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价值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武威市城南约60公里处的天梯山石窟就是历史文献内容中所记载的由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创凿的“凉州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的文物遗迹证实了关于“凉州石窟”的历史文献记述内容的正确性;
2.武威天梯山石窟(凉州石窟)作为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第一个由一国之君直接创凿的石窟,在我国的石窟寺发展史中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3.武威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的发现,为天梯山石窟早期无文字科考的壁画绘制历史提供了客观详实的实物资料;
4.综合武威天梯山石窟早期洞窟的开凿形制和北凉壁画的绘制特点,现当代史学家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论证研究,尤其是“凉州模式”观点的提出与确立,为石窟考古学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源流脉络认知,凉州石窟的发现与研究过程是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客观认识来研究论证历史文献资料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