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千年的发展造就不朽的传统文化建筑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古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一个三合院前面又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现“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为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者闺房,是妇女或者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难怪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四合院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的地方,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之说!
在现代,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的!随着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日渐增多,四合院的劣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了!当然它的优势也是无可媲美的!
在我国早期西周时代就发现过完整的四合院出现,位于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出西周时期的二进院落建筑遗址,它是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在汉代四合院有了更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而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连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时期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址,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后经明、清完善,逐渐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在中国建国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也被列入了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
随着老城区保护的开展,对原有四合院进行了改造,例如1990年有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对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危改项目,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有的四合院的平房改为了楼房,增加了厨房、卫生间等设施。改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北京南池子危改中,也将部分四合院改成了两层,别修建了地下车库。2006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作为对四合院保护、修缮、翻建、改建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