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将建通济门遗址公园
600多岁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地面建筑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墙,也是南京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日前,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的实施意见》,以2020年争取将南京城墙列入国家正式申遗项目为节点,加强明城墙保护,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名片。
加大明城墙周边环境整治
意见中提出,南京要加大对南京城墙本体的保护修缮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其中,对大树根、台城路等城墙可视范围支路街巷进行整治;对城墙周边小桃园(四期)、中山门游园等进行设施维修改造,绿化提档升级及绿道建设;实施城西干道、中山东路等6处城墙周边亮化提升工程;对玄武湖、月牙湖、白鹭洲等城墙周边水系实施水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昆仑路干休所涉军地块城墙内侧节点贯通、土地置换、环境整治等工作;实施城墙周边龙蟠中路、江宁路等道路整治工程。
同时实施中华门北广场景观提升工程。启动中华门保护和展示项目,扩大中华门公共展示空间。推进中华门加固消险及中华门城楼保护工程。
建设通济门遗址公园
记者注意到,南京还会展示更多的城墙遗址,让静静伫立600多年的明城墙可以“讲好故事”。
意见提出,南京要推进光华东街800米城墙遗址、中央门至神策门250米城墙遗址、通济门遗址三项保护工程,建设通济门遗址公园。据了解,通济门是南京明城墙最有特色的城门之一。在明代,和聚宝门(现中华门)、三山门(现水西门)同属规格最高的3座内瓮城城门。历史上的通济门就像一艘大船,停泊在秦淮河岸边。近十几年以来,南京考古工作者对通济门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比如2002年,考古队在龙蟠中路东面凯悦天琴小区工地上发现了通济门东侧城垣遗存。2006年,再次发现通济门瓮城东墙遗迹。报告中称,此次发现的为瓮城西北角城垣和由北向南第一重城垣西部的墙基部分,与2010年在裘家湾片区综合楼项目工地考古发掘发现的城垣遗迹同为通济门瓮城的西侧城垣,二者相连。根据意见上列出的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任务清单,通济门遗址保护工程并建设通济门遗址公园的完成时间是2019年12月。
根据意见,南京还将对四重城垣重要的遗址、遗迹、城门、水关、涵闸、水系等树立标志碑、标识牌、说明牌。在城墙沿线设立以南京城墙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为内容的文化解读标识牌和说明牌。
史料记载,南京城墙建造时用砖上亿块,每一块砖都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历史遗存。根据意见,南京还要启动南京城墙城砖官窑遗址保护工程。对窑址密集区进行原址保护,编制保护规划,建设南京城墙城砖官窑遗址博物馆及考古遗址公园。
推进城墙夜间开放
未来,南京人在夜间也能登上明城墙,欣赏美景。根据意见,南京要完善城墙女儿墙部分轮廓照明。优化定淮门至华严岗门段城墙步道功能照明。推进城墙夜间开放,增加神策门至太平门段城墙顶面照明设施;策划打造中华门段城墙秀演出,让明城墙成为闪耀夜空的“城市项链”。
在加强旅游开发上,明城墙还要与玄武湖景区联合创建玄武湖—台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研发生产城墙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完善现有10座城墙书吧功能,增设具有统一标识的南京城墙文创展示销售点,将有条件的城墙书吧设置为24小时开放的阅读空间。
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明城墙,南京还将加强国内外宣传推广,对城墙申遗、保护利用、旅游资源等进行全方位宣传。
城墙博物馆明年底基本建成
由南京领衔的明清城墙申遗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此次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申遗工作,建立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联席会议制度,适时成立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制定联盟章程,深化完善申遗文本,举办中国明清城墙联展。积极争取国家文化、文物部门和省政府支持,加快推进城墙申遗进程,争取将南京城墙尽快列入国家正式申遗项目。
南京城墙博物馆是系统展示城墙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2018年上半年启动建筑主体施工,2019年底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