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是文化沙漠——首批45处历史建筑名录出炉
为继承和弘扬深圳市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深圳市规土委通过对全市历史建筑进行普查、筛选、评估和专家评审,遴选出深圳第一批45处历史建筑名录,并于9月8日面向社会公示。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考古和历史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深圳不是“文化沙漠”。深圳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百粤部族;到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宝安南头设置东官郡,这是深圳第一次有记载的官方管理机构;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南头)及大鹏守御千户所(大鹏所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深圳经历并参与九龙海战、三洲田起义以及东江纵队的革命斗争等,并派生出一批具有革命性和历史性的时代烙印的历史遗存,中英街界碑、营救文化名人旧址等;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杰出代表,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出现了代表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近现代历史建筑。
为加强深圳历史建筑的保护,规范历史建筑的管理,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2014年12月以来,深圳启动了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总共梳理出184处历史建筑线索。从184处历史建筑线索中,根据综合价值评估(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社会价值、保存状态)、类型代表性、年代代表性、公众认可度、需抢救保护的迫切性等多方面因素,梳理出第一批历史建筑(共45处),予以保护和活化利用。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组织专家组对照历史建筑评定细则,深入现场,逐一调查核实,最终经过专家审议,评定以罗湖区怀月张公祠为代表的45处历史建筑为深圳第一批历史建筑,并在历史建筑实地、规划大厦和市规土委官方网站公示,报请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
从分布范围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在10个区均有分布:福田区6处,罗湖区4处,南山区6处,盐田区1处,宝安区6处、光明新区6处、龙华区4处、龙岗区3处、坪山区4处、大鹏新区5处。其中,建筑面积最大、最高的是地王大厦(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高384米),建筑面积最小的是东山古寺墓塔(3平方米)。
从始建年代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始建年代时间跨度较大,16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物均有入选。45处历史建筑的年代代表性较强,涵盖明代2处、清代17处、民国13处、建国后13处。
从建筑类型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较高,涵盖11种类型,其中:坛庙祠堂8处、学堂书院2处、传统民居15处、寺观塔幢1处、桥涵码头1处、水利设施及附属物2处、军事建筑及设施2处、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2处、工业建筑及附属物1处、纪念设施1处、其他当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处。建筑类型以传统民居、坛庙祠堂和当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主。
从建筑风格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传统建筑包含:广府类型、客家类型、中西合璧类型三种类型。其中,广府建筑以耕隐麦公祠、凡伯公家塾为代表,主要特征是里坊制排屋、屋顶直带式垂脊;客家建筑的代表为长田世居、王母钟氏宗祠,主要特征是前有月池(半圆形池塘)、禾坪(晒谷场),后有方形围楼,反映客家强调“天圆地方”、“阴阳合一”、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中西合璧式建筑以逢源书室、上横朗老村西洋楼为代表,建筑融入西方古典式建筑风格,如采用西洋柱式、拱券顶门窗等。当代建筑的代表为地王大厦、上海宾馆等,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外部造型简洁、明朗、清新、大方。
从历史内涵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怀月张公祠位于深圳起源地罗湖湖贝古村,是湖贝张氏族人的精神记忆场所;凡伯公家塾、将围麦氏家塾是清代广府家塾建筑典型代表,体现传统学院书室文化教育历史;笔架山日军碉堡、日军地堡是日军侵华的重要罪证;土洋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亭)为当地九位抗日英雄烈士所建;光明糖厂旧址是深圳市目前发现保存完整、年代较早的工业企业之一,见证了特区发展的工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