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徽州民宿和博物馆之间的变革结合
1、当下“情怀”泛滥之下民宿众多乱象
何谓民宿?近十年以来,“民宿”概念逐渐引入当地旅游经济。大家都在追寻一种以文化“情怀”开篇的民宿,在一些环境优雅的地方,无数个民宿前仆后继潮水般涌现。
如此民宿,以“情怀”的名义,体现的却是一种混杂的文化信息。一味地追求怀旧,不惜把全国各个区域不同的建筑雕刻构件以及各类文玩“古董”和文化故事拼凑叠加一起,很多并不是徽州的民俗文化信息。更有甚者,虚化了民宿取材构件和建筑的历史年份,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年,盲目夸大,以期哗众取宠宣扬所谓的徽州建筑文化。
如此混淆视听,最终导致的是一种没有地域特征和特色的泛文化,伪文化甚至没有文化,她只是一种附庸风雅的产物。越想体现文化,越是丢了真正的文化。
这些被冠以文化“情怀”泛滥后的民宿,不能直观真实地体现清晰的地域特色文化,千宿一律,顾客审美疲劳,导致市场滑坡,苟且残喘或难以为继,同时此类民宿的井喷也是对徽州建筑保护的一场浩劫。
2、民宿应该肩负什么样的使命
民宿作为旅游经济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不仅仅是无病呻吟,追求诗和远方的情怀。或者说,情怀只是民宿里的一个点,但情怀并不是民宿里的主打。真正做到极致的民宿,是需要融合当地的人文文化和体验地方民俗文化的,提升参与与感受度,她是人们精神层面上追求的的一个高度。
徽州人历来崇尚礼仪,教育,人文,几千年的历史徽文化底蕴深厚沿袭至今。然,来过徽州的人,能有几人能真正了解徽州?民宿作为游客短暂停靠的驿站,何不从民宿的本身做足做强展现这些地域特色主题文化,提升民宿的主题文化内涵,从而让更多的人更直观更深入地走近和了解徽州文化?
3、建立博物馆的意义和如何维系博物馆
人们怀着对古文化的崇尚和敬畏,于是斥巨资打造和建立各种类别的文化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等等……以期后人能将古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去,她是文化展示的窗口,但博物馆没有造血功能,没有赢利点,无法产生后经济模式。
显然,一个地域想要传播优秀的历史古文化,并不单纯建成几座纯粹的主题文化博物馆就足以完事。我们更多的要去思考如何让博物馆既向后人展现和传承了徽州文化,又能让博物馆在这传送文化的过程中市场化?
4、博物馆和民宿有效结合达到文化和市场经济化双赢
民宿是个旅游经济循环体,何不把这些主题文化博物馆,主题展览馆,主题艺术馆等等这些功能体系细化,和民宿相结合?民宿本身是可以盈利的,同时让住在民宿里的人了感受和了解了博物馆里的各种主题文化,比如徽州漆器,文房四宝,彩绘,新安医药等等……这样就形成主题非常明朗鲜明的主题文化民宿,分类细致,呈现的是徽州特色本土文化。
还有比如徽州古村落,可以将各种村史村志,民俗文化在每个民宿里展示,各种主题,各种代表性的民俗村史。民宿的建筑可以用图片和实物镶嵌形式相加互补,这样既不影响民宿的使用,又不影响博物馆的展示功能,让人有住在主题文化博物馆里的感觉。
又比如,想打造名人艺术馆。如某些非遗文化大师的主题民宿艺术馆,从整体到主题文化分类到人名到村史等等,所有种种,都是从庞大的体系到细化分类的过程。
被放大的点是碎片式的,每一种主题文化都有无数个点。游客可以在徽州旅游期间感受不同与体验不同的主题文化民宿,这样便拉长了游客在感受徽州文化的旅游长度,让人们感受徽州不同时期不同产业各种文化形态。
同时让游客根据自身定制自己喜欢和追寻的文化,而所有碎片式的文化相加才是广义的徽州文化。如果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碎片展示到极致,谁能说,这些,不是文化?如此博物馆式民宿,体量不大,主题文化鲜明,不重复,各具风格。
文化,并不全都是高大上,并不是叠加堆砌才是文化。文化其实来自最基层的生活形态或者是生活气息,可以是附庸风雅,谈古论今,也可以是市井生活,农耕文明,每一个被放大的碎片文化,就是一个文化的视角,让人们去寻找,去感受,去发现。
5、博物馆走向市场化是时代眼光发展的文明和进步
文化,往大里说,是厚重的,是无形的,是历史到今日的朝朝夕夕;她同时又是百姓的,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有形的,是简单的,更是深远的。将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点嫁接到民宿酒店里,通过不同的文化展示,让客人更好的参与和体验各类细致的主题文化,这样的民宿才是有文化内涵和灵魂的,从而让徽州文化再现原生态生命力。
或者,做更大胆地设想,如果将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国学馆,他们和民宿相加,提高了文化附加值,就是有生命力的主题文化酒店。她可以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民宿是在追求文化,博物馆是体现文化。将他们的供需相结合,建成一种混搭市场的经济模式,让文化和民宿常态化,从而走向大众的视野和生活。
未来式的文化旅游发展,同样是依托徽州千年文化的根基,必然会是从各方面多元展现。捡拾历史的种种碎片,让博物馆走向市场化,是一种开创,是一场变革,她是时代的发展,更是传播徽州文化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