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建筑——四合院与宫殿建筑
北京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曾为六朝都城,它有独具特色的四合院它有雄伟壮丽的宫廷建筑,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都是无价之宝,我们把它们叫做京派建筑。
四合院
四合院是京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历经700多年演变而来,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居民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典型。
北京四合院,“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以院落为中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
院落宽绰疏朗,人们在此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四面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联接,起居方便。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结构精巧雅致,青砖灰瓦,红漆大门,整体色调为灰青色,造型古朴。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对外只有一个街门,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院落宽敞。
四合院,以正房、倒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所。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小姐、女儿住后院,佣人住倒房,各不影响。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
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北京四合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筑的代表,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宫殿建筑
除四合院之外,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也是京派建筑代表,为传统建筑之精华。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除了最基本的居住、工作、游憩等功能之外,象征在天子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最高的政治权威。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从历代皇宫建筑群的规划可以看到,帝王处理朝政的殿堂总是建在宫殿的前面,生活起居以及娱乐部分总是建在后面,明清紫禁城的规划就是一个典范。
宫殿布局中的“三朝五门”在礼制上一直被后代皇帝所延续,但是在建筑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又有所改变和发展。北京故宫的“五门”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朝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故宫是宫殿建筑的问鼎之作,也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门阙森森的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体现。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建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修宫殿,建造了气势磅礴的朝宫,它与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共同形成了中国宫殿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此后,伴随着江山易主与王朝更替,华夏大地上掀起了建造宫殿的热潮。隋朝有仁寿宫、大兴宫,唐朝有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以及随后辽宋金元明清的宫殿,无不气势雄伟,规模庞大。
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大多在王朝杀戮的战争中灰飞烟灭,成为断壁残垣,能够传世的仅仅是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清故宫。
而沈阳故宫从它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建筑装饰几方面又充分展现了清朝早期建筑的特点,尤其是清朝建立者满族的政治文化与民风民俗,使其成为中国现存皇室建筑群中地位仅次于北京故宫的重要建筑。
其实,所谓的宫殿建筑很大意义上说是普通民居的放大版,在功能区划分上它兼顾了办公与居住两项职能,而故宫的居住区域便是由大量的四合院组成便是后宫嫔妃等的居所。在用材等方面高于普通民居。
岁月可以苍老,故事可以斑驳,唯古典之美、古建情怀,让人魂牵梦萦。传统的京派建筑设计意境高远、内蕴深厚,是传统中式建筑文化的经典传承,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影响深远,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