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设计构件之瓦当的介绍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其上多刻有图案,既能保护木制飞檐,也能美化屋面轮廓。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中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在建筑史上,瓦和瓦当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了不起的独创性发明。
古建筑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从文献记载看,中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可从考古资料看,殷商时期的宫室、宗庙一类大型建筑还都是“茅茨土阶”,没见到有用瓦的痕迹,更不用说瓦当了。迄今为止,瓦的实物最早集中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后,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秦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纹饰取材广泛,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画面与写意相融,图案构思巧妙,有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一分为四的,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汉代瓦当基本以灰陶为主,流行圆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出现了以瓦当心乳钉分隔画面的布局形式。纹饰题材有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这一时期新出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带字瓦当有1字至12字不等,内容有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未央”、“与天无极”等,也有标明建筑物名称与用途的。
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并且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琉璃瓦当。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