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古建筑应县木塔还能挺多久
世界最高古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近日迎来建塔950周年华诞。这座相当于现在20层楼高的木塔,至今屹立的古建筑。但历经风雨侵蚀、多次地震和战火袭击,应县木塔已渐入老年,且“骨病”严重。在现代环境和科技条件下,木塔还能立多久?
文化瑰宝
应县木塔950岁“生日”那天,来自台湾的51岁高僧慧礼法师率领200多位僧侣和信徒赶到应县,为木塔“祝寿”。慧礼法师说:“佛宫寺释迦塔是民族的智慧、建筑的艺术,是文化传统的瑰宝。这种文化艺术传统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华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是凝聚民族团结、国家团结的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
位于山西省北部应县县城的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1961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应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赵畅告诉记者,应县木塔有五个明层、四个暗层总共九层,底层直径30.27米,高67.31米,高度相当于今天约20层楼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对应县木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骨病”严重
“应县木塔已渐入老年,它骨病严重!”建设部资深专家郑孝燮这样形容已950岁高龄的应县木塔。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外力作用,应县木塔的残损状况在不断变化。81岁的古建筑专家、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世温跟踪研究应县木塔30多年,他介绍,应县是山西
地震灾害严重区域之一,仅2002-2004年,大同、朔州等地区发生小型地震783次,最大者为5级,其中直接发生在应县境内的地震20多次;应县地处塞外,自然风力大、有风天气多,这也在不断威胁着木塔的“健康”;另外,如果登塔参观的人数不加控制,也会造成木塔逐步残损。
据介绍,目前木塔出现比较严重的部分扭曲变形“病患”,塔体内部已经有构件劈裂,梁枋折断、结构走闪,沉降失衡等症状。木塔一、二、三层柱子有扭曲情况,整个木塔向北倾斜。全塔各类残损部位有300多处。
李世温告诉记者,应县木塔残损之所以危及整体安全,是因为“关键层次出现了致命的残损。”其一,木塔的下层残损程度比上层严重,木塔的第二层是主要荷重部分,但这一层平座部分柱子有32根,重度残损的就达到30根,中度残损的两根。第五层明层的32根柱子中,有28根是轻度残损;其二,隐蔽部分残损比明显部分严重;其三,整体稳定性可靠度比单件构件残损的可靠度要低。
修缮“悬案”
从1989年开始,来自我国各地的顶级专家、学者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会诊”,希望能够提出可行的修缮方案,但时间已过去17年,修缮方案至今悬而未决。
记者了解到,应县木塔曾被列为中国“十五”期间国家的六项重点文物维修工程。在完成地基钻探、残损现状测绘、地震地质测试勘察、荷重及风力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木塔管委会专家组部分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初步提出“落架大修”、“抬升上部修缮”、“现状加固”等修缮方案。
山西省原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柴泽俊介绍,落架大修方案,能较为彻底地解决木塔残损后修缮加固等问题,但是,落架修缮是进行重新安装,部分历史信息和价值要受到影响。抬升木塔上部修缮方案考虑细致,技术可行性强,是现代科技与古建筑修缮传统方法相结合的典型。现状加固方案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对残损构件提出了加固措施,是临时性的措施但不能解决木塔残损压缩及荷载能量不足等问题。
多次参加木塔修缮讨论的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高可告诉记者,由于这些方案各有利弊,目前对木塔的修缮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只是初步确定了现状加固的思路。
亟待拯救
“一个用木头构建的大型建筑,在地震频繁、强风不断的条件下能保持到现在,而且相当一部分出奇完整。其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是非常大的,我们有责任让它再屹立一千年!”谈起这座古老的木塔,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很激动。
“对待古代文物,尤其是像应县木塔价值这么高的文物,我们要非常慎重,不能随便动刀子,动之前要三思而行,允许争论,允许思考,要论证。”在一次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这样说。
“应县木塔残损状态严重,危险程度很大,必须采取措施。否则木塔一旦出了问题,对中国、对世界都交不了账。”傅熹年说。
从中央到地方,修缮、保护木塔的决心非常大。“应县木塔不仅仅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有极大的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瑰宝,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瑰宝。木塔已近千年了,这是民族的骄傲,但能不能再千岁,就是我们的任务,这次维修是千年大计,要把它修好。”在一次应县木塔修缮保护论证会上,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
目前,应县木塔被列入中国“十一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规划方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世人可以看到一座健康的老木塔屹立在古老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