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献策: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为进一步盘活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专家座谈会,交流研讨让文物活起来的理论深化、实践创新和政策突破。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将再现消失的文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熊澄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论述,从三个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解读:
一是物质的符号体系,主要是从物质层面进行活化和传承;
二是精神的价值体系,进一步提炼文化资源蕴含的民族精神,从而塑造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三是行为的制度体系,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制度设计。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搭建起了广阔的时空坐标。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将文物置于多维的文化和文明体系,从物质层面的活化扩展到精神、行为层面的活化,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文化的评价和衡量通常从主旋律和GDP两个角度进行,但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角度,即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建议尽快建立相关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其次,让文物活起来与传播有直接的关系。“酒香也怕巷子深”,某种意义上,传播决定传承。当前,让文物活起来主要依靠从一点到多点的传统大众传播,没有充分适应传播方式日益分众化的发展趋势。所谓分众传播,就是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用一个类型、一种标准、一个目标面对所有用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让文物活起来尤其要考虑分众传播。一是把用户分类,二是采取多种传播手段,用更加多元、更加精准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与传承。
再次,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处理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当今的科技前沿至少包括四大门类,即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这些年我们一谈起科技和文化的结合,基本上谈的都是信息科技,我认为这还不够,特别是在让文物活起来的大前提下,更要促进多种科学的跨界融合。可以考虑将再现消失的文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针对海昏侯遗址、西夏南越王墓、“一带一路”沿线故城等文物遗址,利用VR等技术手段,复原当时的场景,向人们展示其社会生活形态,重现文明的瑰丽精彩。
总之,让文物活起来,从中国文化的角度,首先要解决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问题,要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在充分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要从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拓展到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位置问题,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物活起来的现代化价值和作用路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范周
让文物活起来,要有创新精神,需要寻找和凝练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推动文物价值向现代价值的深层次转变。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两个精神的塑造。
一是“工匠精神”。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文创产品研发、制作、营销的各个领域,通过文化创意将文物转化为产品,让人们可以直接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时代精神”。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去除浮躁和单纯的逐利心理,通过文创产品将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播种在社会公众心中,引导大众树牢文化自信。
当前,文创产品开发已经成为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文博单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高度注意。
一是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研究发现,当下流行的文博文创产品承载的多是帝王文化符号,缺乏对新时代社会主流价值的关照。
二是同质化问题。一些文博单位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过于注重销售额的提升,“一窝蜂”开发“爆款产品”。此外,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文博单位文创开发的试错成本较大,导致市场上成功的文创产品成为各家争相仿制的对象。
三是文化传播问题。很多文博单位采用贴近时代消费心理的宣传方式,吸引年轻受众,但是也出现了青少年追明星、而非追传统文化的窘境。不少文博纪录片的网络弹幕上,关于明星的讨论远远多于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讨论。
让文物活起来,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既关注文博文创产品开发的体制机制问题,也要强化“工匠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文博文创产品中的综合应用。促进文博文创产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真正实现“把文物带回家”的目标,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建议将让文物活起来的战略思考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时深化理论研究。建立相关理论研究基地,引进社会力量,系统化做好价值研究、传播研究和国际对比研究。
建议在文物活起来的过程中作冷静分析。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可以活起来,也不是文物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置于当下。
建议注重青少年群体。文物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因此,让文物活起来需要与青少年教育融合发展,让文物活起来的成果走进中小学课堂,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建议注重媒体传播形式。对目前主流传播渠道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利用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以社会反响良好的AI博物馆试点为例,需要深入思考和总结如何进一步强化社会功能、更好进行青少年文化教育传播等问题。
“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要使命——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教授陆建松
文物,就是承载于实物之上的文化。已故郑振铎先生曾指出:“每一个民族文化的特征,最好的表现,便是在各个时代遗留下的古文物、古文书上”。文物的核心价值和意义不是器物本身,而是文化。
文以载道。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遗存,文物是由那个时代的人们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凭借其生存智慧,运用当时所能获得的材料,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制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一件文物或一处遗址,其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都承载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文物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和研究,而是要透物见事、见人、见生活、见精神,古为今用,把历史智慧和启示告诉人们,起到教化作用,即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并且,只有当文物发挥了现实作用,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才有了实在的意义。
但长期以来我国文物工作重保护、轻利用,对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做得还不够,文物的时代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民众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激活文物的时代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要使命。
“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而要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必须构建完整、有效的文物故事讲述体系。
首先,必须跳出传统考古学、器物学和文物学研究的窠臼,要以知识文化传播和公共教育为导向,立足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高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做到见物、见人、见精神,为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
其次,无论是展览、教育活动、综艺、纪录片,还是游戏动画、导览讲解、图书和文创产品,都要做好文物故事的策划与编剧,把学术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观赏性结合起来,将学术的东西通俗化、理性的东西感性化、知识的东西趣味化、复杂的东西简明化,将文物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留得下印象的文化传播内容。
第三,要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传播方式变革,日臻成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开拓文物故事传播的平台,创新文物故事讲述的方式,推动文物故事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文娱化、网络化、网感化、视频化。
文化遗产要让更多人能够亲而近之——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 戴斌
要从需求侧、供给侧、行政主体三个维度出发,进一步盘活文物资源。
一是谁来评价的问题。文物活起来的效果好不好,不是由少数人或圈内人说了算,而是以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为标准。让文物活起来,意味着更广泛的人群参与、更深层的体验感受,更多人对文物亲而近之,而不是敬而远之。今年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19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51.78%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38.74%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跟衣食住行一样重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显著提升。要让文物活起来,首先需要听一听消费者的声音,进一步厘清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评价机制。
二是实现文博空间和产品的社会功能化,要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我国现有5354家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2018年参观人数达11.26亿人次。面对如此之大的流量需求,需要冷静思考博物馆每平方米产生多少价值。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及纪念品畅销只是第一步,要加快解决文博空间、项目以及文创产品的社会功能化问题,在此过程中注重与市场主体的结合。最近北京等地博物馆推出夜间开放,这个政策很好,是文物系统促进文化消费的新尝试,进一步强化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社会功能。
三是从政府的角度,要用好大数据、讲好小故事。大数据是重构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必由之路。目前,文物部门的供给侧数据更新相对滞后,缺乏消费及评价方面数据,既不利于政府宏观决策,又无法准确全面衡量政府公共文化政策效果。建议国家文物局结合国家文物智库建设,加快推进文物领域大数据建设,纳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让文物活起来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不仅是微观主体要学会做编剧,政府部门和官员也要学会讲有温度的话,共同让文物可亲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