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这些古建筑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长安十二时辰》近日热播,唐粉们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错过。吃完躺好看了前几集,可以说惊喜大过失望。作为《妖猫传》之后又一部以唐代为背景且力图还原唐代长安真实样貌的影视剧,在服装、道具、化妆、配乐、摄影等方面可以说下了功夫。开篇大唐西市的场面用心十足,有别于过往粗制滥造的国产古装剧。
作为古建筑爱好者,自然也将部分精力放在片中的各类建筑物上。《十二》(下文简称十二)中关于唐代建筑风格的争论在百度贴吧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称和风的也有称唐风的,褒贬不一。本文不打算评价《十二》中建筑设计的对与错,好与坏,仅想从建筑角度聊一些有趣的话题,介绍些观影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仅此而已。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十二》中的盛唐长安。
1.市门与坊门
《十二》中展现了两处大门型建筑。一处位于西市,为市门。一处位于昌明坊,为坊门,左右链接坊墙)。两座门都为两层楼阁式,结构相似。此种形式的大门在国内实物不存。但在日本寺院、神社建筑群以及敦煌壁画中十分常见。《十二》中的坊门形态主要取自日本京都八坂神社西门(图4),加以改造后使其更接近唐代风格。柱身增加了卷杀,柱头铺作使用了慢栱,椽子改为了圆形椽,雁齿板刷为红白相间,斗刷白,栱端同样刷白。和风减淡了,唐风变得更加明显。在同类型唐代木建筑无存世的状况下,这样的处理手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十二》中的坊门究其重点并不在于它“门”的形式,而在于其“阁”的形式。它是一座二层的阁式建筑。“阁楼”二字我们常一并使用,但在唐代其所指代的是两种不同建筑形式。简单地说,两层之间设平座及腰檐的为楼,如莫高窟初唐329窟北壁中的这一座。两层间设平座却无腰檐的为阁,如莫高窟初唐71窟北壁中的这一座。敦煌壁画中阁与楼都曾反复出现在一起,说明这两种建筑形式是同时存在的。
除此以外,莫高窟中的阁的图像还有非常多,例如:莫高窟初唐321窟北壁中的两座云中阁,莫高窟初唐215窟南壁殿与双阁,莫高窟初唐329窟南壁三阁。
阁的形式在初唐壁画中出现较多,到盛唐之后数量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是盛唐之后,阁与楼的形式开始由严格的区分进去到融合阶段。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宋金时期的楼阁,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其实都应归于楼的范畴。后代对楼和阁已经不做区分。
2.望楼
《十二》中的望楼用来瞭望长安108坊中的各类异动。真实的长安城内并无望楼,这是剧本里虚构的建筑。望楼从造型看和前文中的坊门有所不同,但仍然属于阁的范畴内。第一集刚开始时就出现了一座塔型望楼,每层均设平座、勾栏但无腰檐,顶端安有刹型物,形制比较特殊。
这样的形制在莫高窟盛唐123窟南壁出现过一座,只不过层数较少,只有两层。靖安司室内沙盘的近景中能够看到长安各坊中均设有体型相对较小的望楼,这样的望楼形象在后面几集中也有出现。细看可以发现,第一层柱网完全裸露在外,无夯土墙。此图像可以肯定完全取自敦煌壁画。莫高窟盛唐217窟北壁中展现了一座与《十二》中几乎一致的建筑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群曾出土过平阁一座,柱网部分与敦煌壁画及无二致。由此可证名此类阁在唐代真实存在过。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17窟阁的第一层柱网中有一灰褐色物体,据推测可能是石碑,因此这座建筑物也可称为碑阁。《十二》中的望楼也在柱网中做了这样一个细节,但是实际作用却是通往二层的楼梯。这可能是一种误读,一种不得已而为之。那么问题来了,倘若莫高窟壁画中一层的为碑,那古人是如何登临二层的?这样的问题在莫高窟很多处阁式建筑中都存在。画工也许是因为作画空间有限而作出了取舍,今天只能这样猜测。
3.靖安司小殿
靖安司是长安城内一处临时情报机构,机构前身为道观,因此可在场景内看到多处巨大造像。靖安司苑内有一处小殿,小殿与殿前庭院为主角间多次发生对手戏的地方,在剧集中出现过不下二十次。小殿面阔4间,进深2间,椽数不明。中国古建筑开间向来以单数为主,偶数开间少见。截屏细看后可知,该殿造型应取自奈良法隆寺金堂2层。
法隆寺位于奈良斑鸠町,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金堂始建于公元607年。670年毁于火灾,重建时间约在688年前后。对应到中国应该在高宗李志到睿宗李旦这段时间。比较法隆寺金堂二层和靖安司这座小殿可以发现,开间数相同,为四间。柱头铺作基本相同,使用了云栱。云栱的使用不见于唐代壁画,但在汉代明器上有出现过类似图像。可见其样式有可能源于大陆。
法隆寺的建造工匠部分来自于百济,百济则继承并发展了南朝的建造风格。法隆寺金堂再建的时间与南陈灭亡相距百年,百年间建筑样式有多少演化很难说,这种建筑样式是否有对北朝产生持续性影响,并且能够在唐长安城内留下这样一座殿宇也很难说。所以用法隆寺金堂来推导唐代建筑样式不够严谨,缺少说服力。这里就不继续揣测推测剧组美术的想法和用意了。
4.鸱尾
《十二》中的一场追逐戏里,男主角翻越屋顶追逐狼卫,可看见巨大的鸱尾造型。鸱尾是安置在建筑物屋脊两端兼具装饰性、功能性的重要构件。在东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即发现了脊端加固的做法。东汉明器之上,类鸱尾的造型随处可见。至迟到北魏时期,鸱尾已经完全成熟。
《十二》中的鸱尾造型应取自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出土的鸱尾残件。此类鸱尾在敦煌壁画中大量出现,且出土实物较多,可以在影视剧中高度还原出来。古代文献中鸱尾的出现频率不低,但鲜有对鸱尾的结构以及做法有深入介绍的。日本与韩国在鸱尾各部件的命名以及做法上保持着惊人的相似。这里贴几张图来做说明。
上图中的鸱尾分别是百济王兴寺鸱尾(634年)和奈良唐招提寺鸱尾(约765年)。撇开各自文化圈对鸱尾造型的影响,单从结构上看,与渤海国出土的鸱尾基本相同,整体分为:胴部、纵带、鳍部,三部分。纵带区域都饰以连珠形纹样,这种装饰起源于初唐,在唐睿宗桥陵以及华清宫出土的鸱尾残件中可见此图案)。王兴寺鸱尾因为年代更早,风格更显高古,胴部与鳍部表现出一体化的形态。
5.乌头门
剧中拜火教大司仪出现时,背景中可看见称为乌头门的建筑物,出现时间不长,容易错过。乌头门自汉代就已出现。《唐六典》和《宋史》两部史籍都记载了“六品以上乃用乌头门”的内容。其形态特征为二柱一梁无屋顶的构造,两柱子间距一丈,柱端安瓦筒并染成黑色,梁下为对开门。乌头门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等级。在南宋,官分九级。当时的临安,六品之上的官吏十分多见,乌头门也很常见。
乌头门在宋画中很多见,在敦煌唐代壁画中也可以寻到踪迹。莫高窟236窟、148窟、23窟中都能看到乌头门的踪迹(图34-36)。需要注意的是,《十二》中所展现的乌头门与莫高窟431窟中所描绘的几乎一样。对开门为直棂板门,符合唐代特征(图37)。
6.格子窗与格子门
《十二》中所展现出的大量格子窗与格子门,可能是为数不多完全和唐代无关的建筑样式。敦煌壁画中所展现出的唐代窗户,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均为直棂窗或破子棂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无法被开启、转动,只为室内提供采光功能。宋代《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窗户有:版棂窗、破子棂窗、睒(shǎn)电窗、阑槛钩窗四种样式。除阑槛钩窗可以开启外,其它也都无法开启,书中未记载格子窗这一类型。
《十二》中的格子窗与格子门其实是南宋时流行的一种门窗样式,在宋画中出现较多。这种门窗无腰华板,无障水板,用细木格相互组合而成,类似现在的落地窗。在南宋时,这种门与窗的边界逐渐开始模糊,最后已变得没有太大区分,它们共同达成了对建筑物柱网的合围功能。南宋《华灯待宴图》、《荷庭对弈图》、《微省黄昏图》、《瑞应图》中都出现了这样的门窗。这在前代是完全不存在的。
纵观南北宋绘画作品,南宋仍能见到不少直棂窗,但较北宋已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就是这种格子门窗。北方严寒,建筑物的御寒功能成为了首要需求,因此大多数建筑的四面被厚实的夯土墙包围,窗户只开在必要位置,做采光用。南宋定都临安,地处江南,夏日天气较北方更为炎热。这种格子窗可满足自由拆装的需求。夏季炎热时,只需简单的移除即可将房子变成可通风的凉亭。待到冬天,天气寒冷时再装回去。南宋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描绘四季风景,恰好将南宋格子窗的拆装过程记录了下来。夏季门窗被拆卸,内外通透。春秋季在檐柱间设窗,视野开阔,启闭灵活。冬季防寒保暖、立面全部围合。
这种灵活的建造方式诞生于公元12世纪的南方,此时距盛唐已过去400多年。《十二》中出现了大量这样的民居形式,原因是什么难以猜测。但格子窗作为中国南方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值得我们研究与深思。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建筑细节还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点,通过一篇文章难以一一道尽。以后会继续将其补充完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