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古代文房雅器
据说20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学者来北京参加考试。他觉得用石砚研墨不方便,携带也很重。他的妻子突发奇想,把丝棉放在空粉盒里,用自己的梳妆用,倒上研究过的墨水,让丈夫带进考场。这是中国古代铜墨盒起源的一个美丽传说。
铜墨盒是一种装有墨水的工具。由于材料明亮,上面描绘的图案和文字线条明亮、美丽、有意义,充满文化氛围,在清末很受欢迎。在过去,大多数读者的桌子上都有这种东西,这是当时文人墨客的常见文化用品。
由于砚台上磨出的墨水被风吹干后容易干燥,用铜墨盒储存墨水可以保湿不挥发,可以随时使用,便于书写。
清代没有现成的瓶装墨水供应到城市。集书画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雕刻铜墨盒深受文人喜爱。它在清代中晚期流行起来,并将雕刻铜艺术推广到顶峰。
中国的铜雕刻艺术是在商周时期产生的,但几千年来,只有清朝至民初的铜雕刻墨盒达到了顶峰。其生产集质地、工艺、造型、雕刻、诗歌、书法、绘画、印章、篆刻、装饰图案于一体,在铜墨盒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今,这种传统的文房用具已经进入了收藏家的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收藏品种。由于铜墨盒上刻有多种书画篆刻,往往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
虽然刻铜墨盒是一个小物件,但它的生产是手工抛光的。材料外壳一般有白铜和黄铜。清代多为黄铜,民国时期多为白铜。其内胆和底部多为紫铜,因为紫铜含铅量高,柔软防腐。浸泡过的墨水不会变质和腐烂。内胆用丝锦吸收墨水。
盒盖内嵌石砧板,用作笔。盒体内壁刻有一圈薄边缘,与盒盖一致,紧凑。这种设计简单、大方、美观,放在案例上,稳重、精致。
雕刻铜墨盒的底部通常有车间或商店的名称,如宝斋。雕刻铜墨盒尺寸规格不同,大超过20厘米,小两三厘米,有些有折叠盒,模型主要是方形、圆形,也有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书卷、扇形等各种异形,模型越聪明,生产难度越大。
雕刻铜墨盒在雕刻过程中吸收了平雕、竹雕、篆刻的技法,主要是阴文、阳文、双钩线雕刻,集工艺、造型、雕刻、诗歌、、绘画、书法和绘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清末民初雕刻铜墨盒已成为文人雅士、达官高贵的古董。精美的雕刻铜墨盒被认为是一种时尚。
至于铜墨盒的出现,有人说鲁班发明的木工墨盒是墨盒发展的原型,但铜墨盒是什么时候出自的呢?根据考古发掘数据,《南京明代吴珍墓葬发掘简报》指出,一个铜墨盒出土在墓室的石壁龛里,长10.2厘米,宽9.8厘米,高5厘米,盒子里还残留着吸墨的干丝棉。可以看出,铜墨盒迟早出现在明代。
《孟子》中有一句话:木匠不为拙工改废墨,屈原的《离骚》中也提到了修绳而不陂。然而,正式提出墨斗的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云:如绳木所墨斗。
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屈原没有墨盒,但墨盒的雏形――墨斗已经出现,说明墨盒的起源还是比较长的,恐怕只是真正流行起来比较晚。
清代震钧的《近在咫尺》云:墨盒盛行,端砚便宜,宋代旧坑不超过十金,贾人绝不知道。士大夫案头,墨盒外,砚台很少。可见铜墨盒成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时尚之物。
同时,为了追求古董的魅力,我们开始关注铜墨盒的制作,重点关注铜墨盒的盖子和周围,以书画设计和铜雕刻技巧,将铜雕刻作为一门艺术。工艺盛行,水平也很高,如竹石图、二乔赏花、王羲之观鹅、鸣春图、前赤壁赋、桃花源记、兰亭序等。
清末民国初年,一些官僚士绅、文人学士之间出现了赠送铜墨盒以增强友好气氛的情况。比如清朝四朝元老、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阎敬明送给亲友的墨盒,上面刻着阎氏书法,镶嵌着石砚板,精致美观,温暖如玉,堪称杰作。
至于刻铜艺术,清末民初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比如刻铜高手陈寅生和张月臣的刻铜墨盒。他们刻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生动美丽,别具一格,一刀一划,干净利落。抓刀的功夫就像用笔一样,洒脱流畅,非常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