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中国古建筑材料王者,帝王之家独享!
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木材有香气,纹理直而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和开裂,为建筑、高级家具等优良木材。金丝楠是一些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金丝楠木中的结晶体明显多于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且有淡雅幽香。
历史上,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见人们对楠木喜爱程度有多高。在中国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建筑和家具。
根据《博物要览》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桢楠和紫楠的别名),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历代名家对金丝楠木的木性极为推崇,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周,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
明清两代一些重要的宫殿建筑都是使用金丝楠木作建材的,明代采办楠木的官吏络绎于途。清代康熙初年,为兴建太和殿,曾派官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专司采办楠木。
据《定大清会典》记载:“凡修建宫殿所需物材攻石炼灰皆于京西山麓,楠木采于湖南、福建、四川、广东。”上述记载说明了当时金丝楠木主要是皇家宫殿的重要建材,此外楠木更是制作宫廷家具的首选良材。
金丝楠木自从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后,便由于其不喧不燥、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与皇室贵胄之家结下了不解之缘,被打上了尊贵的标签。
紫禁城内的倦勤斋内部装修、毓庆宫内部装修、乾隆花园里的古华轩,而家具中的香几、炕桌、橱柜、宝座、屏风等,亦有不少金丝楠木制者,还有用金丝楠木制作各类盛放文玩的匣屉,用金丝楠木作图书典籍的封面包装板(名词称为“书衣”)等,金丝楠木成了帝王之家所独享的家装材料。
金丝楠木生长于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中,采伐难度极大,通常采伐一株要有多工种的配合,如架长、斧手、人夫等,架长看路搭架,垫低就高,斧手伐树取材,人夫将砍伐下来的大木拽运到河。
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统计:“计木一株,山本仅十余金。而拽运辄至七八百人,耽延辄至八九月,盘费辄至一二千两。”在采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员伤亡,在楠木的主产地蜀地,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可见采木之艰辛与劳民伤财。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使用金丝楠木的建筑装修多为帝王之家所独享,大臣及民间不得越制使用,违者究罪。如嘉庆初年和被诛,其一大罪状就是在自已的宅第中擅自采用与宫廷一样的金丝楠木装修,此外道光年间内务府大臣庆玉被抄家,有一项罪名就是家里的装修违规使用了金丝楠木。
随着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楠木的珍贵,涌现出了一些金丝楠木的收藏家和爱好者,他们积极挖掘昔日为帝王之家所独享的金丝楠文化,通过宣传报道,保护性抢救,让代表我们国家国粹艺术的金丝楠木续写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