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影壁——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符号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从建筑布局到房屋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的讲究,今天我们来说说古代房屋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影壁。影壁出现在宫殿、寺庙、园林和很多民居当中,对传统建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符号。
用于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是位于宅门里面,呈一字型迎门面而设的影壁。这种影壁一般设在四合院东厢房南山墙位置。单独建造的,称为独影壁;镶砌在厢房山墙之上与山墙连为一体的,称为坐山影壁。
第二种是设在宅门外边的影壁,这种影壁坐落在宅门对面,与宅门有胡同相隔,常见有两种形式:平面呈一字的一字型影壁和平面呈︹字形的八字形影壁。这种影壁或与对面宅院墙壁隔开一段距离,或倚砌于对面院墙之外,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给从宅门出来的人以整齐美观的愉悦感觉。
还有一种影壁,斜置于宅门前脸的山墙墀头两侧,与宅门成60°或45°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作“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这种反八字影壁,除去上述功能之外,还有拓宽门前空间、衬托宅门的作用。
影壁作为独立的建筑物,也有它的建筑形式。用于民居的影壁,其外形主要有硬山式和悬山式两种。硬山影壁是对硬山建筑的模仿,或称影壁与对应建筑形式的同构关系;而悬山影壁则与悬山式建筑完全同构。
古代影壁的建设中也有严格的等级界限,比如最早在春秋时期,《礼记》记载:“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意思是天子可以在门外建造影壁,诸侯可以在门内建造影壁,大夫可以用帘遮挡,而士则只能用布帷来遮挡。所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建造影壁,到了明清时期寻常百姓才可以建造。
中国古代使用影壁的等级大概可以分为,第一等级,大门居中,在门外安置影壁,都是王侯将相的府第。第二等级是大门居中,门内安置影壁。最后一个等级就是典型的大门在东南,门内置影壁,典型的就是老北京的四合院。
影壁的座,一般老百姓用的是台基座,而地位高的用的是须弥座。影壁的顶的建造也根据等级,庑殿顶一般用于皇室,歇山顶用于官宦人家和寺庙,民间老百姓只能用悬山顶和硬山顶的建制。
明清时期影壁大量地出现于各种建筑,尤其是宫廷建筑中,艺术上也渐趋精美。如北京皇极宫门影壁、北海九龙影壁、宫廷门前花鸟影壁等,采用琉璃雕刻手法,壁面凹凸起伏,姿态各异,色彩纷呈,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山西太原明代崇善寺大门外的影壁、明清北京宫殿皇极殿大门前用彩色琉璃饰面的九龙壁、山西五台山塔院寺东门外的影壁,既美观又实用,也都是影壁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