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楣和门楹
门楣是大门正上方的横梁,也就是春节时贴对联横批的地方;门楹是两楹上方的横木,也就是门两侧柱的上方。
门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因为在古代,门楣的修建是有明确制度的,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哪怕你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没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样不能在宅门上标示门楣。而且门楣上不同的门档数量也与不同官员的品级相关,比如说两个门档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的官员,四个门档的对应的是四品及以上的官员,而最高等级的十二档的门楣只有亲王及以上品级的人才能使用。而门楹则没有诸多的限制,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可以拥有门楹。
此外,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楹在整座门楼的最外面,门楣则在门楼的纵向线正中间,而且门楣比门楹靠里一点,同时门楣制作时一般都是用粗重的实木制成的,而门楹的制作材料没有太多的规制。
门楣的地位要比门楹更高一些,且象征意义也比门楹多,比如说在古代人们都会说是“光耀门楣”之类的,在古代说的门当户对,这个门也是指门楣,门楹则没有那么多的意义。而且门楣也是人们对于权利和财富的向往的直观表达,能够在自家修建门楣是古代人追求地位和权力的最直接地体现。
另外,门楣也有区分,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数。简单来说,门楣上有两个门档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门楣上有四个门档的,对应四品以上官员;至于十二个门档的,则只能是亲王以上的品级才能用,换句话说,即便是皇亲国戚,不是封王的也不敢建三开门,嵌十二个门档。门前也有要求,官员们讲究门高于路,所以门前要有台阶,但这台阶可不能随便修,也要按照制度来。六、七品官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二级,五品官门前台阶不能高于三级,以此类推,但台阶数目最高不能超过八级,超过八级那就是九了,九乃数之极,那是代表顶点的数,除了皇上谁也不能用。随着官员晋升,门前的台阶数目会慢慢增加,文人们经常谈的一个词“进身之阶”,其中的“阶”就是从这儿来的。
最后,虽然说在当今社会,因为建筑物的关系,门楣和门楹不再被人熟知,甚至很少有人能见识到真正的门楣和门楹,但是这两者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应该了解他们并正确的区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