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件中滴水与瓦当
瓦当,俗称勾头,滴水,俗称滴子,它们都位于中国传统建筑屋檐的顶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具体功能、具体的位置与形状之间略有差异,瓦当位于由合瓦形成的瓦垄的底端;而滴水位于由仰瓦形成的瓦沟的最下面,垂吊在屋檐顶下,在其他方面如材料、烧制技术等方面等很相似,几乎没有区别。
在二者共存的时代,瓦当和滴水一上一下相间排布在屋檐顶上,滴水是瓦当的延伸;但是,滴水的出现要比瓦当晚一千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首先把技术要素排除在分析范围之外,而从滴水的自身因素包括功能和审美要素与外部条件包括气候要素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从而解开这个尘封一千多年的困惑。
作为古建筑构件,一般因其实用功能而产生,然后或许会经过艺术性的装饰,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滴水也不例外,实用功能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滴水的主要实用功能便是防止雨水的回流,雨水的回流深度与雨量的大小、屋顶平缓有关。
防止雨水回流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雨水对檐椽的侵蚀以及雨水渗入屋内,二是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台基的冲刷区域过宽,从屋顶上流下的雨水只落在屋檐顶正下方的有限区域内,从而较好地保护台基平整和墙基的稳定。
在滴水出现之前,这种屋檐的建筑形式被人们所认可,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滴水出现之后,与瓦当共同装饰了屋檐,而且瓦当滴水上的纹饰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明清两代的皇家建筑多用琉璃瓦当滴水,将建筑装扮的富丽堂皇;江南的水乡园林建筑使用灰黑色的瓦当滴水,使建筑更加的清新淡雅,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在这两种屋檐建筑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旦滴水构件出现在了屋檐上,人们不但用它来防止雨水回流,还从美的角度来确定它的形状与纹饰等,与瓦当交相辉映,使它们与大屋顶相协调,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古建筑屋檐的形态,如宋辽金的寺院大殿,明清园林建筑,故宫等。
我国的地域面积广大,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交通的落后,有的地方比较封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区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表现在传统民居上则是有不同的建筑形态。它们有的对滴水构件没有实用方面的需求,这也会延缓滴水产生的时间。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其后成都的十二桥商代后期遗址、湖北蕲春毛家嘴西周中期遗址也都发现有大型的干栏住宅建筑遗址。根据一些复原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比如“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干栏建筑复原图”可以看出,屋顶铺有茅草,并没有陶瓦构件,瓦当的出现晚于黄河流域地区,滴水在干栏式建筑上的使用就更晚了。
自隋唐大一统之后,交通进一步得到改善,区域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城镇进一步得到发展,滴水构件开始被广泛的使用,不过在很多的乡村地区,仍然保留着当地的传统建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