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选址因素浅议
地处甘肃兰州地区的五泉山古建筑群由明清时期所建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儒家建筑构成,集中体现了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特点,成为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选址营建的代表。通过对五泉山古建筑群的研究,分析出该类古建筑选址营建的主要形成因素,为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支撑。
0 引言
自元代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五泉山地处兰州黄河河谷南岸皋兰山的北麓,在此修皇庆寺起,经历朝历代不断依山营建,1955年五泉山被辟为人民公园,是兰州地区该类传统文化古建筑群的代表,也是在五泉山区域内形成以古建筑群为主体的兰州地区规模最大景区,目前是兰州地区古建风貌保留最完整的区域,1999年被建设部、中国公园协会评为全国百家名园之一,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山水人文胜景。
1 自然地理因素
五泉山的山水和气候特征成为古建筑群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地理因素是五泉山古建筑群选址的基础和约束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性因素。
兰州气候干燥少雨,城市周边山地植被稀疏,但唯有位于城南的五泉山因地质原因,渗洌出大量山泉,植物因泉水滋润而格外繁茂,自元朝以前兰州皋兰山等南部山脉都覆盖有森林,元明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及战乱频发,森林逐步退化。明景泰间兰州进士段坚《五泉寺》诗曰:“千尺松杉欺晚雪,一番桃李媚春风”,至今两涧之内古木掩映,有三百多年生的银白杨,胸径2米多,浓荫如盖,高达20多米,就是森林的孑遗。明正统时兰州探花黄谏《五泉山》诗曰:“水绕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文人诗词生动地展现了五泉山林木花草因泉水润泽而丰茂,泉水因林木花草掩映而景色怡人的动人景象。兰州地区除五泉山以外的其他地域自然环境都较五泉山恶劣,少有树木,更谈不上有泉水流出,故五泉山自然环境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这无疑是兰州理想的建筑营建地之一。
2 与城市区位因素
西北地区城市多在河谷中,通常在河谷平坦之处建城,在城附近的河岸两山上营建庙宇道观。古建筑选址与城市关系有二,其一,古建筑利用山势起伏,依山而建,形成立体竖向布局,与城市遥遥相对,互为对应,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的延伸与扩展。如五泉山古建筑群与清朝兰州城池的城市中轴线正对,是整个城市中轴线南端的重点,山地古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城市的形成与建设,为其周边的山地建筑营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人员。
3 风水选址因素
五泉山古建筑群由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及儒家建筑组成,这几种类型的传统建筑在选址与布局上不仅要求风景优美,而且更重视风水,“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所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说最初是使用在阴宅的,经过演变成为对建筑及墓葬通用的理论,风水是关于与地脉、地形有关的“气”的理论,好的基址应藏风聚气,特别看重地表、地势、土壤及方位朝向等因素,一般选在山清水秀、环境幽雅之地。基址“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河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其形态多为枕山面水,依山而建,既符合定制又具有较大灵活性,以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分析五泉山的风水意:皋兰山为其少祖山,五泉山为其主山,黄河北的白塔山为其案山,前有黄河,左右为东、西两山麓为青龙、白虎山,其方位坐南朝北,背山面水,环境幽雅,形成了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齐聚的风水宝地。五泉山古建筑群的周边环境都可以与传统风水理论最佳风水宝地——“龙穴”的环境一一相应,形成以五泉山的中麓为核心的藏风聚气之宝地。五泉山古建筑群基址背后的皋兰山可作为冬季阻挡北来寒风的屏障;面水可争取良好的日照;山体左右环保,植被茂盛,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局部小气候,同时在战乱年代也是易守难攻的地形。五泉山古建筑群选址遵从了风水理论对山形空间的形态要求,尊重自然环境,注重中国传统选址空间的心理感受,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选址理论的精髓。 4 宗教文化因素
佛教及道教追求轻灵出尘的意境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视,古语有云“天下名山僧占多”,五泉山古建筑群选址还体现出宗教文化的影响,一般都选在名山大川、景色怡人之处。道教建筑也多选址在青城山、崆峒山等名山胜景之处。由此也产生了“佛教四大名山”之说,主要包括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等。五泉山佛教选址中包含着各种从观念到实体建筑的佛学理念:第一,五泉山靠近城区,有利于广召信徒,宣扬佛教,既有自己独特的天地又与与尘世相隔不远,它不能脱离社
会,需要佛教徒的朝拜与布施,尽管寺院需要表现净土,避免世俗的干扰,但仍需要宣传佛教的文化,促进佛教的发展。第二,为使信众在登山过程中体会佛教劝化世人的寓意,五泉山山势陡峭,佛教寺院随山势而布置,以达开悟与解脱的目的。第三,利于修道。释迦修道之初,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在野鹿苑说法;慧理至杭州,见飞来峰颇似印度灵鹫峰,乃筑室而居;达摩一苇渡江,见高山秀丽,遂居而悟禅。佛教认为,修行的第一要素即是割断尘缘,与世无染。僧众皆效法佛祖,佛教建筑多选风景绝佳之地。五眼泉水更具有纯净、味甘、惠民等特点,五泉山山色雄浑、泉水灵秀、风景独特,是佛教对水赋予“八功德水”精神含义的体现,置身于丛林所掩映的梵宫佛寺中时,游人信众入寺观光上香,也能与佛教氛围产生共鸣,同时它也有利于僧众的修行。
道家自古以来喜好入山修炼,而不是以生为苦,道教乐生、贵生,并寻找洞天福地以求白日飞升。它不是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或死后的灵魂升天,而是将最高理想定位为今生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为有利于在大自然中修身养道,大多选址于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通常考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式地形,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能否顺利升仙,是为求升仙得道寻找天然护法神的象征,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以及“道教四大名山”之说,就是最好的证明。道家思想对五泉山道观建筑选址有以下影响:
第一、道家崇尚自然的理念。兰州的道教建筑多选址五泉山上,也是因为它是山环水绕之地,道观基址环境讲究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建筑可以依山而筑,周围群山叠翠、草木茂盛、山清水秀,符合与尘世隔绝、追求名山大川自我修炼的思想,它是道士修练的理想圣地。第二、道教修道成仙的思想和仙境模式的影响。在景观上林木葱郁,霞披云锦宛如人间仙境。五泉山道教建筑如酒仙祠、清虚府都选在地势险要,其他道教建筑也都是背依五泉山和皋兰山,有即刻升仙的气势,下临深渊的高崖边,以北向一面临崖边,可以俯瞰全山,地形险要,周围又有起伏的山脉形成环抱之势。
5 结论
五泉山古建筑群选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包括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及宗教文化、城市区位、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
选址包含的对的地质、水文、朝向、气象、土壤,城市及宗教的要求,形成了系统、科学、也具有很高理论水准和实践价值的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选址理论,体现出人们对思想环境的追求。为我国西北地区山地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新的设计、规划理念和思路,用该理论指导保护生态环境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