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入遗”20年,遗产保护“苏州经验”引来盛赞
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苏州园林不仅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它还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代表。自1997年开始,苏州有9座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过去了,从“苏州的园林”到“世界的园林”,苏州用自己独特的城市哲学走出一条值得世界借鉴的“苏州经验”之路。在近日举行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盛赞:“苏州园林不管是对苏州对中国对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是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和审美的最好的一个代表。”
拙政园
造园理念影响当代绿色发展
2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对其有精辟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思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至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20年后,这一评价依然被崇尚,被延伸,被通过当代语言再次解读。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风景园林学科教授李雄说,苏州园林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形态。苏州园林兼容文学、绘画、书法、工艺等多种艺术形态,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以山水为源,以诗画为本,展现写意的山水、立体的诗画,并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组织空间,形成巧于因借、曲折多变、移步换景的景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范与精华。苏州园林的园居生活可谓是中国传统人居理想的映现。园林中糅合传统精湛技术工艺,是我国传统工艺的汇集,成为古典园林中极有价值的‘文化记忆’。”
李雄认为,苏州园林的空间设计,在当代城市绿色发展中也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当下快速多变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城市与自然的割裂、生态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构建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如何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区?苏州园林的哲学思想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沧浪亭兰花展
苏州保护得最好的是园林精神
对于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仅仅认识到它的价值,自然是不够的,加强遗产价值保护,是苏州始终坚持的工作,这项工作并非始于申遗成功之后,而是从古至今的传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班德林所说,苏州园林的保护不光是对人们可见的物质的保护,同时还有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这两点同等重要。“苏州园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管对苏州对中国对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名录》审定的一个标准就是,不光要看实体保护,关键还要看其突出普遍价值。苏州保护得最好的,不光是园林里的一石一鸟一花一草,更多的是对整个园林的价值、园林的精神的保护,这个是最值得借鉴学习的‘苏州经验’。”
班德林说,世界遗产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世界遗产都向公众开放,但与此同时,太多游客的到来势必会对世界遗产造成一定的破坏,因而在管理上需要达到一个平衡。这对全世界的遗产来说,是一个共同的挑战,而苏州园林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可以供其他的遗产地学习。
留园
天堂苏州,未来的百园之城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苏州古典园林扬名海外。但其实在1997年之前,苏州园林就已被不少外国朋友所知晓。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庭院“明轩”落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30多年来,已有40多座苏式园林先后落户30个国家及地区,包括落户瑞士世贸组织总部、被称作“中国花园”的瑞苏园,仿照拙政园建设的占地近2万平方米、海外面积最大的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流芳园,作为北美唯一完整的苏州古典园林、位于美国波特兰的兰苏园等,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得到广泛传播。
进步永无止境,在苏州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天堂苏州百园之城”的决策部署,这是苏州园林保护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创举,更是实现苏州园林群体性、完整性保护传承的关键。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陈大林说,苏州是著名的园林之城,苏州园林是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保护和传承好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坚持保护与管理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持续公布《苏州园林名录》,加快打造‘百园之城’,构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统一保护管理模式,让镶嵌在姑苏城里的瑰宝——苏州古典园林,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