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大拆大整的优秀老建筑该去哪里?
激活保护,构建古建筑保护利用新模式
龙湾地图上,白楼下,底岭下,新联,联谊……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都留下了历史文化沉淀丰富的老建筑。这些旧永嘉场大家庭建造的大建筑,浙南建筑风格明显,体现了数千年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习俗,是城市思乡的一部分。
2016年上半年,龙湾区文物部门进行了专项调查。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和复查,发现新联村、江前村、黄石村、三郎桥等38个行政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三普文物现状,是区内10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文物保护点、31个三普文物登录点和74个信息点。在每个登录点和信息点钉上身份证,并贴上保护卡。
走进永中街联谊村,发现村子已基本腾空,大量老房子已被拆除,少数保留下来的民居现已空无一人。行到后,郑路83号,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建筑,屋顶坚硬,人字形两坡铺瓦。据龙湾区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张益新介绍,该民居由前后屋组成,前屋为清建筑,后屋为深七柱十三檀五开木结构,东山墙为石砌筑。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修复的。郑家三代人在寺前街经营渔网,勤俭起家。学大寨赶昔阳的木窗联颇具时代特色,整栋房子保存完好,会被当地保护。
并非所有古老的建筑都有保留价值。原市文物局局长金福来参加了龙湾区历史建筑的评估和调查,认为当地保护建筑值得保留。目前,在龙湾区拆迁改造范围内,确认原址保存的古建筑有25栋。这些建筑大多是灰色塑料艺术特别精致、不易搬迁、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物、名人故居,或不影响土地规划的绿色土地上的历史建筑。他期待着将建筑周围的功能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用绿地公园取代,为城市增添美丽的风景。如永中街联谊村就地保护吴炳文宅,拆除周边建筑后,能与下湾河完美契合,呈现出水乡风貌。
古建筑要真正活用起来,才能成为生活中的生动文化,发挥其人文价值。钟秀园古建筑建成后,将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工作室和文化驿站,开辟文化艺术展区,逐步形成个性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新业态,将文物保护嫁接到文化产业,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龙湾区文化广播新闻局负责人表示,这些古建筑将文物+文物创作+文物旅游+活用于教育等多种模式。
据统计,2016年和2017年,龙湾区共有38栋历史建筑涉及整体搬迁,其中16栋已完成保护方案专家论证。除了两个已知的公园,这些建筑仍在寻找更合适的家。对于只有部分构件保存良好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法是拆卸构件并保存。截至目前,已拆除建筑10处特色构件10多万件,部分将用于国家文化保护单位永昌堡和寺前街历史街区的修复。
部门共同努力,捍卫家乡最美的风景
在过去,永嘉场面临着大面积村庄的完全拆迁。历代祖先沉淀的古建筑文化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精神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结束,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让我感到无助的困惑和情感的痛苦……近几个月来,由于工作职责,我一直在拆迁办公室协调呼吁,但收效甚微……”
摘自龙湾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陈佐给当地知名学者章方松的一封信。
民间善意,星火可以燎原
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校园有一个文物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价值的典范。中华民国的两个老门台,一个站在学校教学区和体育区之间,一个坐落在学校图书馆的后门,都是宏伟的氛围,古董,为这所百年老校的新校园增添了一种强烈的历史感。这两个门台最初属于龙湾区浦州街江前村的陈寨。2017年9月完成迁移安置并通过验收,是温州第一个三普文物迁移保护项目,也是民间援助古建筑保护的典型示范。
永兴一小的前身是罗山书院,成立于1883年(清代光绪九年)。当时书院有门台建筑,清晰记录在学校历史资料和书院风格手绘图中。永兴小学校长陈建杰解释了门台入学的意义,不仅为优秀的历史建筑提供庇护所,不仅为了增加校园景观,老门台进入校园,讲述他们的故事,是开发一门可见、可触摸、可感觉的德育课程,将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带来难以察觉的影响。在他看来,这两个门台既有历史、人文、艺术价值,又非常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陈宅原主人陈正杰是1949年5月7日参加和平解放温州的起义军官,在永兴一小办学历史上,也走出了温州和平解放人物王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