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悟惑寺古建筑调查纪略
悟惑寺位于丰都县兴义镇泥巴溪村的古官山麓,是一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寺院,奉行禅宗的临济宗,是曾经驰名川东地区的古刹。悟惑寺地处偏僻,保留下较多的古建筑及遗迹、遗物,为研究重庆地区的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版图中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三峡库区的腹心;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距重庆172km,下距宜昌476km。丰都周时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始建县,分枳邑置平都县。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并入临江县,隋义宁二年(618)自临江析出置豊都县;北宋政和元年(1111)并入临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涪州,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更名酆都县。1958年10月改名丰都县至今。丰都是享有盛名的鬼城,留存着丰厚的宗教文化遗产。
2009年9月中旬和11月初,为配合保护与维修工作,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受邀会同河南大学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丰都县文广新局及丰都县文管所等单位,对丰都悟惑寺进行了前后两次现场调查与测绘,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公布如下。
一 地理位置
悟惑寺地处长江南岸,位于丰都县东北兴义镇泥巴溪村,距丰都县城18km,距沿江高速公路5km(图1)。该寺坐落在泥巴溪村南行5km的古官山山阴之麓,海拔800m。
由丰都县城顺江而下15km的南岸江边为兴义镇,一沟溪流于此汇入长江,人们习惯地称为泥巴溪。从此再往南行5km余,则见一冢大山,屏障似地耸立在眼前,全山绿荫蔽日,松林茂密,这就是当地众所周知的古官山。古官山呈东西走向,长约1km,高程近千米。山顶较平不成峰而为峦,因坡度较缓而成塚形状。古官山山阴脚下靠东隅有一庞大的古建筑群,这就是曾经驰名川东地区的古刹——悟惑寺。悟惑寺背靠绿茸青山,正对北面为一小山峦,人称木鱼堡。寺左右前方30m处各有一口水塘,可供观赏垂钓。西侧水塘北、斜对山门处长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黄桷树,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图版15)。
二 历史沿革
有关悟惑寺的考证资料并不多,除了《丰都县志》有少量记载之外[1],现尚存中殿神座上刊刻的道光二十一年(1841)所立的《灯田缘叙》碑文和前殿、中殿的檩(梁)书等文字可考。
悟惑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建在古官山之顶,故名古官寺。山顶风大易遭火灾,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移建于古官山腰之龙洞处,更名永兴寺。相传数年之后,省外二地仙路过此处,曰山阴之麓正对的木鱼堡才是佛爷所在的佳地,故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妙监和尚迁建于现址,即背依古官山面对木鱼堡之地,兴建殿宇,以悟惑为寺名即始于此。乾隆五十九年(1794)后,果融和尚开始中兴扩大,购置灯田,为悟惑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道光二年(1822)重建,同治九年(1870),将牌楼式结构的新山门改建在老山门左侧,光绪二年(1876),寺宇大修,呈三殿、两厢、一门的四合院布局。民国时期,该寺拥有庙产田土300多石,有耕地25亩,田土多在兴义镇境内。有常住僧七八十人,藏经书数百余卷,盛以布盒,置于正殿内,可惜解放后全部丢失。
悟惑寺与忠县塗井的善庆堂、丰都县龙河的天竺寺(堂)联系密切,三堂均为妙监、果融先后开化、中兴,因而基本上是悟惑寺(堂)兼管其他两寺。两寺每年的收支账目均由悟惑寺审核。抗日战争时期,隶属川东佛教协会的丰都县佛教协会曾设于悟惑寺内,由该寺主持隆航任理事长,是川东佛教活动中心地之一,与重庆华岩寺、梁平双桂堂齐名。民国三十年(1941),悟惑寺由惠凯方丈{1}创办国医学校,其目的是提高文化,学好医术,培养佛学领导能力,打破“子孙丛林”{2}的旧框框,改变悟惑寺为“十方丛林”{3}。1959年兴义乡敬老院迁入悟惑寺,注意了寺宇的保护和整修。2009年夏,丰都县文管所自筹经费对悟惑寺安全隐患严重处进行了局部维修。现寺内仅常住僧人一名看护。
三 建筑形制与结构
悟惑寺坐南向北,背依古官山,前对木鱼堡,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禅房、左右两重配房组成。现存山门、前殿、中殿、西侧厢房、西侧后配殿、东侧外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2653m2,建筑面积1290m2(图2)。因年久失修,现存建筑残损严重。前殿木构件倾斜、糟朽,门窗等佚失,东西尽间及东次梢间坍塌;东右厢房、东后配殿及后殿仅存遗址,且表面已被后人改作耕地,种植农作物。寺壁、门檐等原多彩绘,现已不存。
悟惑寺建筑大部为木结构或木石砖墙结构,前中后三重殿宇和老山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方向为北偏西15°,系东南至西北走向。总体布局与一般传统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相似,对称布局,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侧双重纵向布置配殿、厢房及厨房。
前后三进院落,三重殿宇,院内条石铺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进山门为第一院落,院落没有围墙,东、北、西侧较为陡峭,南为前殿。通过前殿进入第二进院落。第二进院落为四合院,由前殿、东西厢房及中殿围合而成,前殿与东厢房相交接,形成围廊,前殿廊子贯穿东西,人由此廊向东可到东右厢房后的厨房,厨房(即东外厢房)南侧为悟惑寺东门,东门外即是菜园地;廊子向西可到达和尚们日常劳动的场地,此处还存留石磙、石碾盘等。中殿和后殿紧紧相邻,与东西后配殿围合成天井院落,后殿因山就势,台明比中殿室内地坪高出1.8m。后殿西侧为西后配殿。西后配殿的西立面墙上有门洞,通向后面的西后外配殿;后殿东侧为东后配殿遗址。
建筑结构均为穿斗式、穿斗抬梁结合式,且呈一定的规律性。穿斗抬梁结合式用于石柱支撑处,前殿明间左右梁架、西左厢房北次梢间梁架均采用该结构。穿斗式用于木柱支撑处,前殿和西左厢房的其他梁架均用此结构,且木柱下衬以宽30、高15cm的石条。小青瓦,合拢瓦屋面,正脊极具南方民居特色,中部做凸字形,上留方孔,由此向两侧青瓦斜列,两头微微翘起构成弧线,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殿内原有四棱上线、光滑平整的青石柱48根,现存32根,各高约6至7.5m,柱四面各宽43cm,石柱座蹬高43、宽62.5cm。这些石柱应系在古官山就地取材加工而成的。
1.山门
山门方向为北偏西80°,偏于前殿左侧朝西,平面三开间穿斗歇山组合式木结构,八字形,条石铺地,通面阔9.57m,通进深4m(图3)。中部为完整歇山,高6.7m,开间3.35m,分心式,共六根柱子。两侧歇山高4.87m,由中间歇山侧面檐柱向外延伸,开间3.11m,面阔方向内收1m处各设一根金柱与中柱明间檐柱构成平面。山门前有垂带石踏道23级,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已残破不堪(图版16)。
穿斗式歇山木构架,明间构架柱子由穿枋连接,最下层穿枋上设夹柱支撑上部金檩,左右夹柱由圆截面联系枋连接,在联系枋上设瓜柱,支撑踩步金,支撑挑檐檩撑拱斜45°穿过檐柱插于该瓜柱,上下用有精美雕刻的斜撑支撑使结构更加稳固,角梁后尾插于瓜柱上斜向45°向外延伸,经过檐檩、挑檐檩后向外冲出。
次间角梁后尾插于金柱上,斜向45°向外延伸至檐柱后向外冲出。外侧支撑挑檐檩撑拱斜45°穿过檐柱插于金柱上,内侧撑拱穿过明间檐檩插于金檩下夹柱上。两侧歇山檐柱外砌45°斜向石墙,厚30cm,左右两堵,形成“八”字(参见图4-8)。
椽子采用南方常用的方形扁椽,与北方歇山建筑不同的是翼角椽分位,从仰视平面看,翼角椽与正身椽平行,后尾搭于角梁上,前部坐于挑檐檩上的升头木支撑上。
山门明间前檐左右两侧穿插枋上有木雕刻,内容有龙王、麒麟、凤、鹿、祥云、梅花、仙桃、日、狮子、凤、树、八宝吉祥纹等。山门明间前檐左右两侧垂柱尾部雕蝙蝠;山门明间后檐左右两侧垂柱尾部雕如意云纹。木雕精美,保存完好(图版17-22)。整座建筑翼角四起,如同群鸟齐飞,从山下向上看蔚为壮观。
山门梁上书有“特授四川忠州直隶州丰都县正堂徐为”及“大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三月初拾日吉旦”等文字,可见此山门应为清同治九年(1870)所建(图版23)。据说满60年一甲子就需另开山门,现在山门的右侧、前殿正前方才是老山门的位置,老山门现仅留遗迹。
2.前殿
山门内为广阔的石坝,沿三级石阶而上进入前殿。前殿为单层悬山式建筑,带阁楼,阁楼层高3.33m,建筑高7m,面阔九间,长38.36m,通进深9.69m,三进、九檩,左右对称。右第三次间和尽间现已垮塌为荒地,现存六间(图9)。东次梢间木地板尚存,地板由联系次梢间左右柱子的楼盖梁支撑。明间、左右次间南檐柱、明间前后檐金柱均为石柱,共10根,呈四棱状,高6m。三间互通,原正中塑有弥勒佛,背立韦陀,左右两旁塑立关羽、龙王和青面獠牙诸神,现神座尚在,神佛早已无存,仅见一尊粗陋的弥勒泥塑佛,为今人所造。前殿也是连接前后院落的过厅,人由北面明间的门进入,左右分流,由左右次间下一级台阶进入二进院落。明、次间为条石铺地,宽50cm,长度不等,皆为当地开采的石材。
明间开间为5m,后檐柱为木柱,因为明间为穿斗抬梁结合式构架,跨度大,支撑点少,木柱直径略大于其它柱子,为23cm。明间前后檐采用单双步梁支撑结构,双步梁上设瓜柱支撑下金檩,上有单步梁连接金柱和瓜柱,使结构更加稳定,中间为穿斗抬梁结合式构架,五架梁插于前后石金柱上,下有随梁枋,上立瓜柱支撑三架梁。穿斗抬梁结合式构架为明、次间获得了较大的使用空间,利于神座、佛像的陈列,也便于人们的参观膜拜。梢间开间为3.7m,穿斗式木构架,柱距1.1—1.3m,柱子由三层穿枋连接,内有阁楼,后四柱上有通装修,将梢间分成两小间,前檐廊步构造同明间。次梢间构造同梢间,开间4.38m。尽间现已坍塌,由遗址可看出尽间为九柱,完整的穿斗式木构架。除尽间前檐外,挑檐檩皆有撑拱支撑,前挑90cm,后挑93cm。东次梢间阁楼地板尚存,上无梯洞,由此可见通向阁楼的楼梯在尽间内。
建筑装修为通装修,北立面明间为镶板门,门高2.75m,宽88cm,镶板厚1.5cm,龙骨截面5×8cm,门中部为绦环板,门两侧隔扇绦环板上部为棂条花心,以方格为主,上缀棂条组成精美图案。下部裙板由竖向龙骨均分为两块。中槛以上两侧有短抱框,中部走马板先由23×15cm竖向龙骨均分成三份,每份又由9×5cm龙骨均分成三份。其余各间中槛以下装修为今人后加,中槛以上被均分为三份,为冰裂纹棂条花心。穿斗式构架柱间用镶板是格栅填充,高3.48m,上部穿枋之间为传统的竹编夹泥墙。前檐梢间、次梢间装修位于中金檩下部,中槛以下构造同后檐明间,中槛以上三份均分,为四抹格栅,中部绦环板,中间隔扇绦环板上部有棂条花心,其余上下裙板由竖向龙骨均分为三份。
建筑屋面为单檐悬山式屋面,出挑1米,合拢瓦屋面,瓦宽21.5cm、厚1.5cm。仰瓦直接搭于扁椽上,上再覆盖瓦,前后檐均有滴水。屋脊做法如上所述(图10-13,图版24、25)。
左右梢间、次梢间和尽间,原来主要供挂单(即临时来往的僧人住宿)。前殿复建于大清同治六年(1867)五月{1}。
3.中殿
前殿与中殿之间相连有石天井,面积为159m2,现在完整无缺,石面平整。沿石级而上为中殿,上三级台阶,高60cm。中殿为十四檩单檐悬山式建筑,悬山出挑58cm,带阁楼,砖木承重,明间两构架为木结构承重,结构形式为穿斗抬梁结合式,其余为砖墙承重,檩枋直接承于砖墙上,平面由明间六根、梢间八根共十四根柱子及墙体构成。五开间,三进,通面阔为21.2m,明间宽5m,次间宽4.3m,梢间宽3.8m,明间通进深为12.98m。一进廊步宽2.4m,二进宽6.9m,三进宽3.49m(图14)。
中殿明间石柱承重,穿斗抬梁结合式结构,十四檩,檩直接承于柱子上,柱子之间设连系梁,七架连系梁位于柱头,其上皮与相对位置的檩下皮同高,七架连系梁下设有随梁,两者之间设有驼峰,位置与支撑五架连系梁的瓜柱相对,七架梁中部设有驼峰与两侧瓜柱共同支撑五架梁,五架梁上设支撑三架梁的瓜柱,三架梁上设瓜柱支撑脊檩。前檐六根檩,从上向下依次为上金檩、中上金檩、中下金檩、下金檩、檐檩、挑檐檩。前檐廊步设双步梁,双步梁上设瓜柱支撑下金檩,并出挑84cm,支撑挑檐檩。后檐七根檩,从上到下依次为上金檩、中上金檩、中金檩、中下金檩、下金檩、檐檩、挑檐檩。后檐金柱与墙间设三步梁,其上设瓜柱支撑下金檩,上插双步梁,并挑出墙外1.1m,上承挑檐檩,双步梁上设瓜柱承托中下金檩,上插单步联系枋。其余间及南檐均为墙体承重,墙厚均为38cm(图15、16)。梢间中部,阁楼楼板以下有木装修将梢间分割成两小间,各间均为5.19×3.8m,后小间内设有木梯通往阁楼。
中殿装修较为规整,前檐装修位于中上金檩下部,明间中槛下为六隔扇,均可开启,中槛已均分三份,为棂条花心;次间中槛下部为直径2.07m的圆形窗洞,这种形式的窗极其少见,隔扇位于窗洞后,高2.42m、宽1.18m,圆窗洞两侧为不能开启、宽91.5cm的隔扇,隔扇镶板,无花心。圆窗洞以上、中槛以下亦由三份均分镶板隔断,中槛以上均分三份,中间分为走马板,两侧为棂条花心;梢间装修类似前殿(图17、图版26)。南立面为墙体,明间有门通向后殿,门洞高2.8m,左右两侧为石柱,上部为石过梁,下设28cm高石槛,带门枕石,门下部立于门枕石上,上部插于连楹中。中殿后门上方有长方门额,上书“松风水月”,楷体墨书。门过梁下部左右各雕一个石象头,贴耳闭口,昂首卷鼻,意态悠闲,栩栩如生。南立面梢间设有小窗,棂条花心用于通风,不能开启(图18、图版27)。
中殿(大雄宝殿,或称正殿)主祀三世佛神像(三尊佛像原是木刻,土改时被毁),左右两侧为十八罗汉。原佛像现均已不存,只留有三世佛神台和泥制佛座。现所供三佛泥像为今人所造,粗陋不堪。神台均为板石砌成,长4.34m、宽2m、高1.5m,正面镶《灯田缘叙》碑。神台背面镶存石碑两通,一为记录施主姓名的功德碑,字迹较小,比较模糊;另一块较大,为《游悟惑寺即景》诗碑,字迹清晰,基本完好。中殿内两壁堆有数件破损不堪的残石像,经辨识似有罗汉像和弥勒像,据说是从寺外收集而来的,原或为悟惑寺之物{1}。中殿左右梢间为东西官寮,是供县署官员来寺的住所。中殿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四年(1865)复建,曾于此前的道光二年(1822)重建过{1}。
4.西左厢房
即西侧前配殿,原来曾做知客司、客堂和监院的住房、库房,十一檩单檐悬山式建筑,北与前殿交接,带阁楼。北次间构架为穿斗抬梁结合式,分为三进,有石柱六根,其余开间檐部为石柱,剩余均为七柱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为五开间,即平面由30根木柱、10根石柱组成,左右不对称,通面阔23m,通进深9.05m,明间开间4.56m,南北次间分别为4.58m、4.9m,南北梢间分别为4.39m、4.57m(图19)。明间、北梢间有隔断分割,台明高出地面20cm,廊步为条石铺地,室内除明间西侧小间内为木地板外,其它均为土质夯实地面。
北次间构架形式同前殿明间,其余构架同梢间。屋面形制同前殿。南梢间南构架从西后配殿所在石坝起,下衬30×15cm石条,柱子立于石条上,形成穿斗式木构架。后檐联系枋以下为大砌块墙体,墙厚18cm,以上为三份均分镶板木装修(图20-22,图版28)。
5.后殿遗址
出中殿后门沿石级(九级踏步)而上,则有狭长形的石坝。沿狭长形石坝而上便是后殿,后殿正中原供有药王神像(现已无迹),其建筑结构式样与中殿全同,只是进深少2.5m。由于年久失修,1963年自然倒塌,现仅余山墙和石柱的基石。面阔21m,进深10.98m(图版29、30)。从基石来看,依样廊柱六根和明间四根共十根,均为石柱。左右梢间为当时的禅房,为数十小僧的住所。
6.西侧后配殿
西侧后配殿,也称西配殿,原曾为存放经书的地方。十一檩单檐悬山式建筑,悬山出挑43cm。砖石木构承重,三开间,明间构架为穿斗抬梁结合式,外围墙体承重,通进深13.5m,通面阔9m,明间宽4.74m,次间宽4.38m,左右对称布局。进深方向为三进,木构架同前殿明间,不同的是后檐为墙体承重,双步梁支撑于墙体上(图23-26、图版31)。
后檐墙体南次间有门洞通向后排配殿,廊步南侧亦有门洞,洞高2.39m,洞宽97cm。屋面形制同其他。
西后配殿前檐第四条金檩上书有“大清同治柒年岁在戊辰孟冬月二十伍吉立”字样,可证该座建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
7.东配房及其他遗迹
后殿右(东)侧的东后配殿原为方丈戒钦和尚的住处,名“静方丈室”,于1977年夏季被大风吹塌。原浴堂也在此处,现已不存。
中殿右边的东右厢房原是谷仓、食堂等,于上世纪20年代遭火灾烧毁,现地基内种庄稼和果树(图版32)。
果树东边为食堂、荤素厨房、长工房等东外厢房。食堂外石门两侧有一副篆体对联:“搬柴运水明祖意,淙米去沙悟真空。”厨房有石磨、灶、石水缸、石臼等旧物,现仍在使用(图版33)。
出寺东后门外即为菜园,菜园东侧有水井、土地祠等遗迹。寺后里许为该寺火葬场和塔林,即历代大和尚之墓塔,现为耕地,已难觅遗迹。
四 结语
悟惑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是驰名川东地区的佛教古刹,1958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公布为全省汉民族地区保护的首批佛寺之一,1980年6月30日被丰都县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悟惑寺是川东地区典型的佛教建筑之一,从清代乾隆年间迁建于现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变迁,整体建筑现保存较为完好。为研究重庆地区寺庙建筑、传统民居和佛教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
1.民居特色
悟惑寺的建筑具有很浓厚的当地传统民居特色,“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多采用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木门窗,内外墙有木板墙、竹编抹灰墙、木板墙裙、石板墙裙等,装饰朴实无华,比较清楚地反映出西南民居的特点。
(1)首先反映在穿斗式结构的广泛运用。穿斗式房屋架构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汉代画像石中便可以看到这种构架形象。穿斗式以柱承檩的做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穿斗式构架用料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需要较大空间时,采取将穿斗式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则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椽的用料也较细。椽上直接铺瓦,不加望板、望砖,不铺泥背。屋顶重量较轻,具有优良的防震性能。穿斗式构架,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最为流行。
(2)其次是悬山式的屋顶。大出檐,小青瓦屋面,屋顶轻薄,木椽上直接架瓦,不使用望板,这是根据西南地区潮湿闷热的气候特点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再次是方形石柱的使用。这些石柱都是就地加工而成的,耐潮朽,取材方便,今天的当地居民也多取材于古官山上的石料,挑檐柱都还是在使用这种青石方石柱。由此可看出西南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就料施工”的特点。
(4)另外是因地形山势而造成的寺院高低错落的布局。善于利用前低后高的地形,轴线明确,平面灵活,变化有序,内外结合,层次丰富,在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上表现出布局灵活、规划合理、顺应地形的特点。
(5)叠瓦式屋脊的民间做法,这在当地民居建筑中比较多见。
(6)最后是竹编泥墙,外抹白灰泥。此类墙壁可以灵活运用,以木质为框,两面编竹抹灰,可以随时拆卸安装,具有可以大量生产和标准化的性能。
2.建筑研究价值
悟惑寺平面布局完整,为一跨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纵向布置两列厢房,二、三进厢房断开,二进厢房与前殿交接,且东西留有走廊,使建筑整体不仅阴凉,而且保证了良好的通风。院落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有收有放。建筑平面布局结合实际使用功能,穿斗抬梁式大空间与穿斗式小空间相结合,灵活合理,既可满足寺内人员的生活起居之用,又可满足信徒烧香拜佛的功能。这样的建筑布局,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的建筑布局,尤其是佛教建筑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悟惑寺建筑极具南方传统木结构特色,有撑拱支撑挑檐,撑拱后尾插于檐柱上,中间穿过檐柱,支撑挑檐檩,承重合理,结构巧妙。穿斗木构架立于条石柱础上,有效地起到防潮作用,适应当地潮湿的外部环境。
另外,山门每一甲子转换一次方位的习俗,更具有一定的易学意义,对于研究当地的建筑布局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殿内现存的32根四棱上线、光滑平整的青石柱,各高约6至7.5m,系在古官山就地取材加工而成的。在当时科技水平下,能将如此形体巨大的石柱用于建筑,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山门的艺术性
悟惑寺山门为歇山组合式建筑,中间高,两侧低,屋面与屋身比例匀称,屋面八角起翘,翼角弧线自然、流畅、舒展,从侧面可看到六角,层次丰富。翼角如鸟翼,似巨鸟振翅欲飞,又如巨人立于山腰向拜访者招手问好。连接明间檐柱和中柱的联系枋上有精美的细纹雕刻,历时百年仍保存良好,图案清晰。支撑檐柱斜向45°撑拱的斜撑雕刻细腻,本身就是艺术构件。屋面戗脊图案透空,头部龙头纹样顺角梁上翘,使建筑看上去起翘更高,气宇轩昂。总之,山门本身就是一件建筑艺术品。其他建筑门窗木装修,上棂条花心均为方形,图案各异,有繁有简,棂条均匀挺直,上常嵌花叶、蝙蝠等纹样。这些精美的雕刻与图案,对于研究当地的艺术形态以及佛教的艺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4.檁梁书文字与碑记
寺内建筑檩梁上多有墨书文字,记录捐献施主的姓名、官府官员、高僧名号及所属寺院等{1}。中殿明间保存的《灯田缘叙》、《游悟惑寺即景》、《功德碑》三碑,有楷体、行书、草书,楷体稳重有力,草书灵动飘逸。这些文字不仅为了解当地寺庙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建筑建造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由此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当地的佛教文化及其发展历程,而且还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5.宗教活动场所
悟惑寺为当地信仰佛教的居民提供了进行宗教活动的场地。每逢初一、十五,当地居民会上香、做法事。在二进院落中列队,由寺里僧人带领,手持木鱼,口念佛经,围绕院子向左向右各步行三圈,然后在寺里共享一顿斋饭。这反映了当地居民的信仰及淳朴的民风。
6.旅游价值
悟惑寺背靠青山,向北可远眺长江,向西可俯览群山,北边不远处正对木鱼堡,寺左右各有一口水塘,斜对山门处长有一棵约两百多年的黄桷树。悟惑寺所在可谓风水宝地,早晨或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如处仙境,具有很好的参观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