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指数使古村落强者越强?
近日,广州发布的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成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概念——中国古村落传播指数。其中,小洲村、沙湾古镇、自力村碉楼群、村分别排名前三。
数字化和大数据能成为保护新的法宝吗?
古村落是民俗文化博物馆
古村落云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团队共同开发。据报道,它可以收集古村落的数据,为古村落的文化保护、继承、研究和外部交流提供数据处理和服务支持。
广东省古村落是古村落云平台项目的第一阶段。广东古村落资源丰富,面积约17.8万平方公里,自然村落约17万中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很多。这些村庄从二三百年到七八百年不等。代表岭南农耕文明的古村落,不仅是一个社会单位,也是物质文化的综合体。它们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信息,大量而精致的古建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当地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新鲜的岭南民间文化博物馆。
2007年,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省文联与省民协共同开展了广东省古村落普查鉴定工作。以前三批204个广东省古村落为目标
据报道,数据平台收集了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并以村庄为单位进行分类存储。未来将有更深入的大数据分析,如区域分布、内容分析等。平台收集的信息数据可以准确到整个房屋的框架结构和历史年份,以及整个村庄的变化历史,并涵盖家谱等文献资源。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席云江表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传播指数是古村落的网络画像
专家表示,获取大量古村落数据信息是第一步。有了古村落的大数据,还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分析和挖掘碎片化的数据,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科研人员和爱好者建立专业的数字处理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搜索、检索和分类相关信息资源。传播指数是判断古村落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协助人们以一定标准做出决定的手段。古村落在网络上的传播能力可以通过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来衡量。
那么,这个新发布的通信指数有什么用呢?根据项目方的说法,对改善现实世界中古村落的经济发展、文化保护和传承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也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正确了解古村落网络传播的现状,对管理者做出发展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现在,去古村落旅游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互联网上发表关于古村落的游记或评论。古村落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古村落网络内容。古村落呈现给公众的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描述和模糊印象,而是以互联网上各种数据格式为记录载体的更丰富、更生动的形象。古村落的传播能力指数越大,网络信息资源越丰富,质量越高,网络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越强,知名度越高。
古村落越低调,就越需要大声喊叫
小洲村、沙湾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与村、天马村、苏家围、龙湖古村、翠亨村、前美村、龙头村、桥(侨)村排名前十。记者发现,这些村庄大多是近年来得到充分发展和高度关注的村庄。而排名靠后的村庄,也未必输在景观、内涵上,更有可能与其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等因素有关。那么,该指数是否会进一步加强马太效应,导致排名较低的古村落越来越
项目组专家告诉记者,制作这一指数的初衷之一是让一些目前知名度较低的古村落对推广自己有更大的热情,让自己在这个排名表上逐渐攀升到一个好的位置。以项目推广初期的数据收集为例。虽然采用了众包的方式,大量利用了当地志愿者的力量,但仍有少数村庄因为过于偏远或几乎没有人居住而未能获得原始数据。因此,对于那些打算推广这些古村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建立有针对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如建设古村落网站、增加网络宣传等,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指数。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出于各种考虑,一些古村落仍然保持着宣传自己的态度。例如,有些人担心村里的生活在成名后会受到太多的干扰,有些人担心会影响村里的进一步发展。但事实上,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好村庄是藏不住的。在各种媒体平台的帮助下,如何协调村庄的沟通、护理、运营和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可能是我们关注类似沟通指数的真正意义。(文/大洋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