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古庙 气势不凡的古建奇迹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2-23
点击数:
济渎庙位于济源老城西北,一到此,就被一座气势不凡的牌楼式建筑所吸引,这就是济渎庙山门“清源洞府门”。主体为三间四柱悬山造,以厚泥墙代夹杆,二侧设掖门,尤以檐下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最为气派,是牌楼形制的高等做法,为河南省明代木牌楼之冠。入门后经长长甬道,再过二门清源门,三门渊德门,便来到一所大型廊院。这里是全庙的祭祀主空间,其主体建筑渊德殿虽毁于战火,但基址仍清晰可见。难得的是,主殿与其后的寝宫连成一工字型布局,这正是宋代的一种典型的极富特色的殿宇形制。尤其是与之相配置的大型廊院,内转82楹,外转94楹,围合完整,规模宏大,韵味十足,也是自唐宋以来盛行的古代廊院制组合形式的典范。经1936年著名古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来此考察验证,像这种工字形殿宇加廊院制二者相结合的实例能留存下来,实在是国内罕见的古建奇迹。
而另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叹。廊院后的水神寝宫是全庙一大珍品,建于北宋初开宝六年(937年),为河南省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至今已逾千年,造型古朴雄奇,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转角及三面围以土墙,敦厚结实。尤为可贵的是檐下斗拱,前檐为五铺作重抄单拱偷心造,承挑宽大出檐,硕大雄健,刚劲豪放,颇具唐代遗风。而其后的临源门为元代建筑,同样用斗拱真昂做法,连同其他明清主要殿宇均采用级别高等的官式斗拱形制。可以看到,就在这一处古建筑群中,作为中国木结构体系最有代表性特色的斗拱构件,如何从雄大粗壮的受力构件演化成为精美纤细的装饰构件,系列性地展现了千年演变发展的历史,其脉络清晰了然,对比鲜明,就像一部生动的古建教科书,学生们来此学习考察必大获收益。
当今时代,水资源仍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值得倍加珍惜和爱护的。济渎庙所体现的水神文化和济水文化精神向我们昭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深刻的内涵与价值。在瞻仰之余,笔者有感于此,衷心奉赞七律一首:“波扬四渎威名传,今世惟余济渎源。古建集成展国宝,奇木苍盛越千年。西出王屋藏行势,东入海疆不复还。三见三洑灵气在,水神当又湧甘泉”。愿济渎庙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认真的保护、传承与弘扬,焕发出新的生机,再次涌出更加丰沛的清冽泉水,灌注到新时代的济源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