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古镇——明末清初“三大儒”之顾炎武故乡
千灯,原名千墩。据说是古时第1000座烽火台所在地,后据本地方言的谐音改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从容见证了昆山的兴衰更替。
千灯古镇拥有江南水乡的共有特性:傍水而居,摇橹为生,因水而兴。一桥又一桥横跨,一枝又一枝杨柳拂荡,一声又一声吆喝唱响,岁月静静流淌,似乎不留痕迹,唯有凿自南宋的青石板路承接起一代又一代或沉重或轻快,或忧虑或欣喜的脚步。
千灯最有价值的莫过于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先生,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羲之、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为明末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顾炎武的嗣祖父顾绍芾是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家庭教师”。饱读经史、通晓典章的顾绍芾是一位关注时事和民生的有识之士,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顾炎武从9岁开始,就系统地阅读古代经典书籍。顾炎武7岁入私塾,一直学到13岁。这期间,顾绍芾对他的管教从来没有放松过。
传统的教育在顾炎武心里埋下了报国的种子。清军入关后,南渡长江,顾炎武投笔从戎,组织义军,顽强抗御清军21天。在昆山、常熟等地相继失陷后,顾炎武的两个弟弟惨遭杀害,他的生母失去了右臂,嗣母王氏也绝食而亡。
嗣母临死之前,再三叮嘱自己的儿子,要毋仕二姓,不能做清朝的官,要保持这种忠贞之气。
面对国仇家恨,顾炎武愤然写下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句传世警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报效国家……
除了顾炎武故居千灯古镇还有哪些古建筑呢?
千灯石板街是华东地区保存得最好、最长、最完整的一条石板街,始于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条石板街与尚书浦平行,呈南北走向,总长度为1500米,共有2072块花岗条石铺设而成。《记住乡愁》第三季《千灯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就讲述了有关这条石板街的故事……
“脚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这条被人们誉为“江南一绝”的石板街,得益于当年古镇人齐心协力地修建。
经过修整后的石板街,形成了今天纵横交错、贯穿南北的格局。站在石板街上远望,静静的巷陌里,青石板沿着灰色的廊檐延伸。寂静之时,还能隐约听到石板底下的水声。
秦峰塔于梁天监二年(503年),由延福禅寺僧从义募建而成,原名七级秦柱峰,现名秦峰塔。塔是砖木结构,共有7级,高39.98米,横断面为正方形,边长4.88米,高7米的塔刹为铁铸。下焊八角环,每一角巧立一紫铜小鸟,下嵌4片白铜大耳铜片,由铁链连接顶层4只翘角,每角檐下系铜铃,阵风吹过,铜铃叮当,声声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余氏典当是华东地区保留最大且最完整的明清建筑,作为徽商余氏老宅,拥有“中国第一当”之称。余氏先祖在明万历年间从安徽到千灯经商,通过父子两代创业,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富翁。
宅子共有七进,一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大小房屋共120多间。第二进明厅“立三堂”最具警戒意义,“立德、立信、立义”,道出余家做生意之宗旨,也道出为商之根本。堂内楹联“创业固难我祖父克勤克俭,守成匪易尔子孙其慎其谦”是余家祖训和家训。
三桥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跨过三桥,就跨进了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古镇。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