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苏稽镇古街古桥,自然古朴商业化!
苏稽镇,大约形成于隋朝,最初被称为桂花场,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一个姓苏的隐士在这里得名,还有苏东坡在这里检查过的说法。
据信史记载,苏稽在唐代为苏稽驻,宋置苏稽镇,清有苏稽铺、苏稽乡之称。明末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的牛头堰和红猫堰,是中国自流灌溉的渠堰。苏稽,山清水秀,物埠民丰,古代曾是佛教徒朝拜峨眉山的起点。历史文化传说掌故盛多,素有龙灯之乡,书画之乡之称。连接苏稽峨眉河两岸的漫水石桥是清文宗咸丰八年(1858)的古建筑。苏稽地方特产和风味小吃丰富,口味独特,在各地闻名。
说到古镇,如果你想到的是同样的商业古街印象。苏稽镇的老街一定会让人失望。因为苏稽没有古镇,只有一条老街,老街的古建筑不华丽,保存不好,甚至在很多人眼里也没有美感。青瓦下的木墙被岁月染成了肮脏的灰黑色。由于岁月的剥蚀,有些房子的墙壁已经坏了,有的是木墙,有的是砖墙,看上去有点奇怪。而老街的路面也是坑坑洼洼,既窄又不平。
新城区也是老样子。带有既定印象的旅游会让人错过了这个小镇的灵魂和气质,无法领略它的美。苏稽镇的美在于其自然古朴、去商业化的原貌。它既不丑也不脏,就像人老了脸上有皱纹一样,苏稽古街上随处可见岁月啃食的痕迹不刻意粉饰雕刻,迎合外国游客,增添不属于这个小镇的元素和浮夸气质。街道老了,街道青瓦灰墙小铺的板凳碗灶老了。街上流动的人和生活是如此的新鲜,与这片土地的血液相连。
现存的苏稽古街都在峨眉河岸边,北岸老房子最多,店铺更密集,南岸沿河大多是牛肉馆和茶馆。到目前为止,小镇还保持着单日市场的习俗,临赶场非常热闹。尽管小镇已经膨胀甚至数倍大,但老街仍然是人群最聚集的地方,充满活力。露天补鞋摊、布鞋、竹刷、竹条兜、竹簸箕、竹撮簸箕在很多县城或小镇都不容易看到,但苏稽仍然是生活和生产的必备品。
为了更好地吸引客人,一些商店会用旧凳子搭一个外摆,使商品更加醒目。农资、果蔬、牲畜禽蛋、鱼虾、手纳布鞋等农民手工制品或农贸产品沿街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甚至在石桥边席地出售。耕种、收获、闲适、踏实、满足的生活,不插电依然喧闹美好。下午,夕阳西下,场散,赶场的人乘着夕阳的余晖走向家。也基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正因为如此,苏稽镇的一些店铺只做上午和中午的生意。
街上乱七八糟的地方被夜晚收拾干净,迎接下一个热闹。川西南这个安静的小镇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来回走动。穿梭于苏稽的古街,仿佛能感受到川西南这个小镇朴素纯洁的灵魂,它的自由感染人。另一方面,苏稽镇也处于新旧交替的边缘,时代可能会慢慢推倒旧的生活方式,被喧嚣所取代。
儒公桥横卧峨眉河,连接两岸,为漫水石桥。清约100米,宽4米,建于清代,共有16座桥墩,17个涵洞,119块细红砂条石。儒桥不仅是古乐山至峨眉官道的重要桥梁,也是乐山市十七孔平梁最长的古桥。苏稽镇老街分两岸,儒公桥桥连接两岸经济和往来。据说儒家大桥是咸丰六年嘉定府乐山县七品皇堂……决定在峨眉河上修建一座漫水桥……为了感谢县太爷的德政,地方父老称之为儒,因此被称为儒桥。
所谓的漫水石桥需要单独讨论:漫水石桥桥面一般低于路面,由石块铺成,主要建在溪流上,浅水通过涵洞,水通过桥,行人可以涉水过桥,所以是漫水桥。山洪爆发时不能通过。
儒桥北岸有吊脚民居和商铺,没有过道观河。南岸沿河留街,商铺面沿街。靠近河边的街道上有桌椅,可以观赏阳光,喝茶。儒公桥上仍在进行的最有趣的商业活动。古人去马来,桥面上人流最大,人多马多,但四五米宽的桥还是宽敞的,招商卖小商品也不比这个地方好。所以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天,但是在市场上,经常有商贩占道经营,什么都卖。
桥边没有护栏,摆摊的人坐在最边缘的桥墩上,不怕掉进河里。货物摆在前面,你可以选择选择。儒家大桥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峨眉河的水还是清澈的,可以看到河底的草随水轻轻荡漾。人们不禁想起徐志摩的告别:软泥上的青花在水下摇曳;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愿意做水草。
看过这么多古桥,苏稽的古桥是最有活力、最真皮的。尽管在洪水汹涌的年代,石头会被冲走,但这座桥自诞生以来仍然保持着活力,继续承载着两岸的交流。儒家桥不远处是一座新桥。新桥车多,周边经济低迷。儒家桥人多,生意兴隆。我们仍然以这座石桥为中心和连接点,来来往往地买卖商品或寻找食物。
乐山丝织业历史悠久,唐代有水波、乌头等名品。乐山丝绸作为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古驿站,得到了促进。清初,苏稽丝绸产业兴起,生产的土丝以当地产素丝为原料,俗称邓阳丝密实柔软,透气凉爽。畅销国内外。民国时期,苏稽四乡居民约800户,从事丝绸纺织业的500多户。苏稽古码头边挖井洗丝,被誉为嘉州丝绸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