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文化:钟鼓被视为寺庙的象征
寺庙的钟声常常是诗人作品中吟唱的主题。最受欢迎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哭霜满天,江枫渔火忧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到客船。诗中万籁俱寂中悠悠的钟声真令人神往。杜甫的《游龙门奉先寺》:想闻晨钟,发人深省,已经说出了寺钟警世之意。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寂静,但余钟清音,意境幽静。
然而,僧侣耳中的钟声却没有诗人听到的那么富有诗意。寺庙中钟楼上的大钟由专人负责,称为钟。在《修百丈清规》中·在法器章中,对如何撞钟有具体规定。只有寺庙里的僧侣才能清楚地分辨出声音和钟声是通知僧侣们聚集在僧侣和斋堂,还是警钟、肃众和佛教活动。
寺庙设钟系统来自印度,因此又称梵钟。三种钟分钟,殿钟,僧堂钟。钟楼里挂着大钟,用来号令全寺各堂口。按照寺规,每天早晚遇到法会都需要撞钟。根据《百丈清法》·《法器章》载:小击大钟则破长夜,警觉睡眠,晚击大钟则觉昏衢,疏冥昧。总之,撞钟的目的是提醒僧人不要忘记修行,以免堕落。至于撞钟的方式,也有规律: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36次,总108次。起止三次稍紧。抑扬顿挫,真好听。难怪张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寒山寺的钟声所感动,一首《枫桥夜泊》击中了千万人的心。
至于大钟为什么要撞108次,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格致镜原》引用了《紫珠》云:12月、24节气、72等钟18次。这说明在以农耕为主的社会里,人们希望通过佛陀保佑丰衣足食。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生活中有108种烦恼,钟敲108次,可以把108种烦恼剪掉,佛教称之为百八钟。后来这句话被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弘法带到日本,所以有句话叫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到目前为止,每年元旦结束时,仍有许多日本人前往苏州寒山寺听108响钟声。
寒山寺的钟声,可以穿过拥挤的集镇,为停泊在枫桥边小舟上的人所闻,主要在于此钟的形状符合声学原理。除了钟体的大小外,钟声的声弱清浊主要取决于钟的体型和厚度。钟体声音太厚,但不发,钟体声音太薄,声音太散;形奢其声音狭窄,形冈其声音郁郁不扬。所以大钟寺有,但不是钟钟都出名。然而,以钟声而闻名的不是寒山寺的一钟。峨眉山圣积寺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的钟,高2.3米,直径2.2米,壁厚20厘米,重25吨。它深沉、浑厚、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暮色苍茫的深山幽林中,远播十多里,能飘到金顶,形成著名的峨眉风景圣积晚钟。北京大钟寺的钟王是高2.9米,重84吨,堪称大钟之最。敲响钟王,钟声可远闻40公里,可说是世界上声音传播最远的钟。
钟楼挂在钟楼里,钟楼建在佛殿的东面。唐代长安菩提寺东正好靠近宰相李林甫的房子。为了避免钟声影响宰相房子的和平,钟楼不得不移到佛殿西侧。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连佛教僧侣都无能为力,不得不忽视传统的寺庙制度。
殿钟放在佛殿里,早晚行香时通常会敲七下。僧钟放在禅堂、斋堂、讲堂、法堂,集群时击中,住所与人入堂时鸣七次;斋饭下堂,放参,丹望巡堂吃茶下堂三次;在大厅前念佛时,念一声轻击,有领众齐声的作用。
佛教传入中国后,鼓像钟一样成为中国寺庙中常见的法器。古寺的鼓叫法鼓,古诗中常提到,如谢灵运的《过曲溪山僧》诗:清霄飘烟,空林响法鼓。李白的《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法鼓位于法堂内,左钟右鼓,方丈上堂时鸣钟击鼓。法堂里有两个鼓,放在东北角的叫法鼓,放在西北角的叫茶鼓。
鼓虽然不像钟那样优雅、壮观、美观、传奇,但鼓的应用比钟更频繁。方丈上堂,小参,普说,入室,茶,斋时,普请,更换均需击鼓。根据《百丈清法》·法器章记载,击鼓有很多名堂:方丈上堂时击鼓三通,小参则击鼓一通,一般说击鼓五次,入室时击鼓三次,都要缓击。报用茶的茶鼓长击一通,报用斋的斋鼓长击三通,通知出坡的普请鼓长击一通,报时的更鼓早晚平击三通。
关于寺庙的鼓也有一些有趣的消息:根据宋代朱本的《曲威旧闻》,龙福寺门外有两亩竹林,老鼠喜欢吃竹笋。当竹笋刚出生时,寺庙和尚们把鼓放在一边,昼夜鸣叫,这被称为惊鼠鼓。唐代河南中岳松阳寺和尚一行受到寺庙撞击钟鼓的启发,将钟鼓原型成水运铜浑天仪,成为自动报时仪器。
唤醒世界名利客,唤回苦海梦的魅力,这两首诗总结了晨钟暮鼓的宗教意义:提醒世人沉迷。由此可见,佛教不仅将钟鼓作为实施佛教礼仪的重要法器,还将佛教教义注入钟鼓
当人们谈论佛教寺庙时,他们总是想到晨钟暮鼓的声音,因为它充满活力刻、清远、警觉和无尽的余味。钟鼓被认为是寺庙的象征,人们也可以从晨钟暮鼓的余味中追求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