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山下碧云寺:园林式寺庙!
三山五园是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总称,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长春园。
碧云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寺庙。成立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
寺庙坐西朝东,依山而建。整个寺庙的布局以六个庭院为主体,南北有一组庭院。庭院采用自己的封闭建筑技术,层层宫殿依山叠起,形成了300多层梯形地形。由于寺院依山逐渐升高,为不使整体布局景露无遗,采用了截旋串联引人入胜的建筑形式。一对石狮站在山门前,哼哈二将,殿中的泥彩塑,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都是明代艺术珍品。
卓锡泉以佛家传说命名
康熙帝深受明神宗的喜爱
香山碧云寺位于西山聚宝山下。据史料记载,碧云寺所在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开国元勋耶律楚后裔耶律阿勒弥在这座房子里建造,称为碧云寺。
寺内卓锡泉的名字起源于佛教传说,卓是植入的意思,锡是锡杖。法师在云游中随身携带锡杖。因此,如果一个著名的僧侣住锡或者卓锡,也就是说锡杖在某个地方。
据说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在少林寺山门外西南的碗盂峰上禅养臂伤。达摩祖师经常去碗盂峰看望慧可,发现服务二祖的寺僧从山下往山上抬水吃饭,于是问为什么,寺僧回答说:山下的水,大约一里多,如果山上有水泉,该多好啊!达摩听了,觉得真的是个难题,就在离二祖禅栖大石西北不远的草坪上,用锡杖在地上角戳了四个洞,突然四股清泉喷涌而出,清澈异常。由于锡杖扎地成泉,故名卓锡泉,后人用砖石砌加固井壁,因此又称卓锡井。四眼井近在咫尺,但水味苦、辣、酸、甜各不相同,寓意二祖慧可在修禅的旅途中,历尽艰辛,如苦、辣、酸、甜。
明代,碧云庵经正德、天启年间御马太监于经、魏忠贤扩建经营拓展,更名为碧云寺,卓锡泉也成为名泉。明代文献《长安客话》载:入碧云寺历百级,乃登佛殿。殿前为池,深丈许,水蓄泄极佳。引自寺后石裂,缝嵌石兽,泉从兽吻汩汩喷到小渠,人以卓锡名。泉味极佳,寺僧导之过斋厨,绕长廊,出殿两阳,左右折叠在殿前石池。万历十四年(1586年),神宗皇帝来到这里,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观,为之题写了水天一色,苍松古柏八字。
到了清朝,碧云寺已经受到了皇室的青睐。康熙皇帝曾在碧云寺敬佛,并写了《碧云寺临泉望月》、《碧云寺小起》等诗。其次,他说:山中小起听蝉鸣,远对峰岭。山谷有年奇松老,梦回疑在蓬莱。诗中描述了寺内夜月清泉、奇松山谷,宛如蓬莱仙境。
乾隆十三年(1748年),碧云寺再次扩建。整个寺庙占地4万平方米,坐西朝东,根据山势层层叠叠。其建筑南北对称轴线布局明显。中轴线上有三门殿、天王殿、大雄殿、皇家碑亭、菩萨殿、普明妙觉殿、金刚宝座塔;南轴线的主要建筑是禅堂、罗汉堂、藏经阁;北轴线是乾隆皇帝的宫殿,包括涵碧斋、含青斋、洗心亭、清心、试泉悦山房、龙王庙等。
乾隆年间,碧云寺成为礼佛宫
乾隆皇帝引泉造景作诗数首
在大西山的许多寺庙中,碧云寺以其茂盛的泉水和景观而闻名。除了寺庙僧侣、鱼、莲花和灌溉树外,寺庙还汇聚在溪流中,供周围的人喝。
乾隆十三年(1748年),碧云寺扩建,涵碧斋、洗心亭等建筑在寺院北轴线增建,成为乾隆皇帝驻守佛教的宫殿,巧妙地用泉水连接所有宫殿。水泉院是宫殿最深的地方,即卓锡泉所在地。庭院里的泉水潺潺,碧池荡漾,亭台楼阁、寺庙、池塘、桥梁、洞穴和岩柏融为一体。乾隆皇帝曾御题行宫的匾额有境与心远、澄华、清心、活泼天机、云容水态等。其御制《洗心亭》诗赞道:翠竹红花各洒,水亭好是绝尘缘。松门更好,悦性山房可试泉。”
卓锡泉水质甘甜。试泉悦性山房建在水源前,是皇帝听泉水、品茶、欣赏风景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将卓锡泉的水质与玉泉山和江南名泉进行比较。他的诗记载:虽然泉水失去了第一名,但房间承担了3000英镑。偶尔,烹饪云会尝试。携带新芽,测试春天,以便于清真和性。
乾隆年间,为补充园区景观用水,将卓锡泉水引入静宜园。泉水从寺内释放池出寺,地形引至饮鹿池西侧山坡,部分流入饮鹿池(俗称眼镜湖),部分流入韵琴斋,听雪轩之间的池塘,形成泉水突出的景观。主流通过暗渠和明渠流入宫门外的河流,下注南线石槽。乾隆御诗说:我爱碧云寺,香山一脉连。回峰成左障,隔沟根层顶。静宜园引泉石槽明暗相见,充分体现了古典皇家园林的理水艺术,实现了香山胜山,碧云胜泉的美誉。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下令修建两个引水石槽,将碧云寺卓锡泉和十方普觉寺水源之水引入玉泉山静明园西墙,以增加昆明湖蓄水,增加首都供水。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凿石为槽,通水道。地势高,则置槽于平地,覆以石瓦,地势低,则置槽于墙上。兹二流蜿蜒前往四王府广润庙,汇入石池,从池中引东。在土峰上置槽,经普通、香露、妙喜诸寺夹垣,再入静明园,为涵奕斋、练影堂诸胜。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称赞该项目在清代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园林艺术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不幸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两个引水石槽被拆埋。
泉水多次断流
煤矿开采和淤泥堵塞
自古以来,西山地区就是首都的主要煤炭生产区,碧云寺地区的煤炭开采历史始于明朝中期。然而,矿脉与水脉相连,因此煤炭开挖将影响泉脉的方向和水质。康熙44年(1705年)8月,西城兵马司在西山立了纪念碑,称山前属于龙脉,禁止挖煤矿。如果有单身人士偷偷挖掘,就解决了法律罪。
尽管如此,乾隆年间,香山碧云寺卓锡泉因开采煤而两次断流。第一次是乾隆42年(1777年);第二次是乾隆48年(1783年)。
乾隆42年(1777年)10月,军机大臣和沈阳的家人在碧云寺开了煤窑,挖断了碧云寺卓锡的源头,定亲王绵恩下令查处,最终恢复了泉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二月,碧云寺卓锡泉突然枯竭,次年三月清理淤泥渣土,但仍不出水。乾隆皇帝再次命令绵恩彻查。几天后,他得知,由于泉水上游煤窑开挖,窑商韩承宗误将泉路切断堵塞。乾隆命绵恩引沟修完,泉源复旧,窑商赔修引渠,恢复通畅。乾隆皇帝在54年(1789年)的《洗心亭》诗中提到了卓锡泉的治理工程。
清末民初,有人在寺后开窑,将煤运到碧云寺道路两侧,使寺前像煤场,甚至寺前的道路也被命名为煤厂街。到1947年,由于寺后开窑,卓锡泉水只剩下一条细线,几乎断流。
作为香山公园和碧云寺的重要景观水源之一,卓锡泉近年来不断梳理整治。2017年,在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香山公园相关负责人对南北200多米的古泉道涵洞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制定了施工方案。工程于2018年5月开工,持续了两个月,共清理了60多袋淤泥沙,约3吨。目前,卓锡泉的日出水量约为300吨至4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