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
近日,石窟寺频频引起关注。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石窟寺救援保护,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规范石窟寺旅游发展活动。10月27日,国家文物局、文化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石窟寺等文物开放管理,实施游客承载力公告制度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强石窟寺的保护管理,有效解决部分石窟寺游客过载问题,确保文物和游客的安全。
《意见》明确了10项主要任务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技提高保护水平;坚持聚集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的科研文物修复队伍;继承创新,挖掘和弘扬石窟寺文化艺术魅力;坚持交流互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走出石窟寺保护利用示范之路。
根据《意见》,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石窟寺重大危险全面消除,石窟寺四(保护范围、标志、记录档案、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基本完善,重点石窟寺安全设施全面覆盖。到十四五末,石窟寺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完善,保护管理机构和团队更加完善;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意见》明确了石窟寺保护利用的10项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石窟寺的救援保护。开展全国石窟寺保护调查,制定专项规划,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
二是建立石窟寺的长期安全机制。实施石窟寺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制度,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开展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开展石窟寺非法化妆、绘画、燃烧香的专项整改。
第三,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解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制定出台中长期石窟寺考古计划。
四是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加快石窟寺数字化工作的制定,加强数字资源管理和共享。
第五,提高石窟寺综合展示水平。实施石窟寺展览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国家文化遗产线和国家遗址公园。
六是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核实并公布石窟寺景区游客承载能力和重点洞穴最大瞬时容量,推进预约参观制度。
第七,深化石窟寺文化交流与合作。安排石窟寺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规划优质外展项目。
八是发挥科技支持和主导作用。加快石窟寺病害检测、无人智能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九是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专业人才联合培训基地,建立文物保护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促进文物修复领域职业技能水平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十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国家和地区石窟寺协调保护研究机制,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管理,鼓励设计建设一体化。
石窟寺是在悬崖上挖掘的佛寺。它是模仿地面佛寺建造的,主要用于拜佛、日常生活和冥想。因此,石窟中经常有佛像。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等都是石窟寺。石窟寺从何而来?
石窟寺起源于3世纪的古印度。在阿育王时期开始挖洞。佛教成立后,佛教徒利用适应印度当地炎热气候的寺庙形式,然后逐渐流行起来。最著名的是阿达陀石窟。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寺及其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3世纪,龟兹已成为葱岭以东的佛教中心。以库车、拜城为中心的古龟兹地区是新疆石窟寺最集中的地区,克孜尔石窟是其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石窟繁荣盛行。4世纪末,河西出现了石窟。甘肃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是东晋十六国北凉时期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它被学术界称为石窟的祖先。
5世纪初,北魏灭北凉后,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佛教、石窟寺进入中原。北魏和平初年(460年),云冈石窟成为中原石窟寺的中心。
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城南挖龙门石窟。以洛阳为中心的石窟寺出现。6世纪初,北魏分裂,东部石窟以叶城和太原为中心,南北响堂山、水浴寺、小南海等石窟出现。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分别在前秦和后秦开始挖掘。
从6世纪到8世纪,石窟寺开挖增多,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开始大规模开挖建设。8世纪后,唐朝由盛转衰,北方石窟寺衰落,石窟中心向稳定的政治西南转移。宋、辽、金、元时期,洞穴略有恢复。到了明清时期,挖掘工程往往是沉默的。我国现有石窟寺遗址众多,内容丰富,分布面积广。据统计,中国有316座石窟寺。石窟寺有多少种?
中国石窟寺分为七类,即-1。洞穴中心塔柱的中心柱窟(塔庙窟)2。没有中心塔柱的佛殿窟3。僧侣们的日常生活和禅宗寺庙4。塔庙窟和大型佛像的大像窟5。佛坛窟6。寺庙窟是专门为禅宗而设计的小型禅宗洞穴7。小型禅宗洞穴的禅宗洞穴群
石窟寺分布在哪里?中国各地都有石窟寺。由于年龄、位置和文化的不同,分为新疆、中原、北部、南部和西藏四个区域。
如今,许多石窟寺像暮光之城的老人,不再强壮、强壮、美丽,而是粗糙、内虚、疾病,然而,石窟寺不是普通而,石窟寺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是石化的古代艺术和文化,是古人的情感和精神,是承载中华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历史遗产。如何让历经千年的石窟寺健康有尊严地生活在当下,既抚慰人心,又服务社会发展,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把文化的火花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