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汉传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
佛教传自西域,佛教的形象和图式与佛教思想一起传来。然而,随着几千年来佛教在中国的逐步发展,佛教思想与中国当地、道教思想的斗争和融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原始佛教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外部审美意识与汉族当地审美观念的冲突和融合,中国传统审美兴趣逐渐渗透到佛教艺术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佛教造像风格。本文将简要分析汉传佛教造像中的画塑、形象和自然的艺术特征。
画塑一体
绘画与塑料的融合可以说是汉代佛教艺术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雕像看起来生动、圆润、大气。简单的整体形状与一些压缩非常薄的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变成暗的线条,就像在雕像上画一样。
图1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青石质地藏在上海博物馆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甘陀罗佛像风格,佛像的衣服看起来也很薄,像湿一样贴在身体上,衣服的线条也很薄或很浅。但简单地说,中国佛像中画塑的艺术风格单纯是因为外来风格而片面而武断。佛教传入前,中国画像石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主要表现为石砖上的薄凸起,结合线条雕刻,人物简洁夸张,自由生动,艺术表现力强。
事实上,外国佛教造像传入中国最大的影响是将艺术表现从平面转变为立体。然而,艺术表达和追求的风格仍然结合了汉代肖像石艺术的表达技术,保持浅浮雕、阴雕和标记的处理,不追求体积感,而是追求整体肖像的强大圆形效果。这种处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绘画方法中不追求光影和真实感的体积有关,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形式和魅力的艺术追求也有关。
图2汉代画像石
除了处理每个单独的身体外,绘画和塑料的整合也反映在组织雕塑、壁画和雕塑的组合中。许多精美的壁画被遗留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如敦煌莫高窟的高水平壁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然而,雕塑群的综合处理方法主要是用体积序列来表达和区分人物的重要性。它的模式是中间一尊大佛,被各级门徒包围,先是菩萨,再是门徒和和尚。就体积而言,雕塑是从圆雕到四分之三的高浮雕,再到平面浮雕,再到壁画。
汉传佛教造像的形象及其背后的精神
中国传统雕塑最大的特点是骄傲的忘形(图像)的意向表达,或者我们与西方传统雕塑最大的区别也可以概括前者是徒手的,后者是现实的。这种形象表达的背后实际上是深刻的东方审美思想和艺术精神。生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追求,中国艺术从汉代开始讨论形式与神之间的关系,早期由于儒家思想认为形式比上帝更重要,但汉代这种现象发生了变化,其根源是从形式到上帝从外到内的理解直接关注人们的内在神气。
庄子曾经说过骄傲而忘记言语。王碧首先把它带入艺术领域,发展成骄傲的忘象。言语和大象是指语言或物体的形式,也是为了确定有形的东西,即道教所说的有,而意义是一种抽象而无形的存在,即无。因此,只有通过忘记言语和忘记大象,才能实现意义的无形领域。从那时起,中国艺术开始重写上帝,而不是写作。
然而,要表达意义,必须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大象来表达。中国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应该超越对象形式的束缚,实现忘记,而且不应该完全放弃形式,而应该以形式写上帝,在追求不同对象的天性和本质的同时实现形式和神的兼备。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谢赫六法中的传递模拟,即传递模拟,可以看作是中国艺术对形式和神关系的最佳表达——生动是对象的本质精神,同理心是艺术家的个人感情,进入对象,使艺术表达与事物和情感相同;模拟现实主义是表达形式的真实性,实现对象的象形,可以理解为在创作中用象作为应物来重视身体,这种对个人与对象关系的理解在艺术上是极高的。
造像中的自然和平淡天真
龙门石窟的一组雕塑已经减少到最简单的表达形式,但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高的宗教艺术形式,甚至僵硬和笨拙也变得美丽——这种艺术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审美价值中,可以与西欧最好的罗马和最好的拜占庭相比。
图3龙门石窟雕像
龙门石窟的雕像表明,工匠们创作时保留的希腊规则不是夸张的形状,而是与雕像的精神不协调,而是保留了传统造型中的线条,表现出对称的流线平衡。这里的解剖学知识是多余的。简单的褶皱、柔软的身体和平静、安静、内向的姿势表明,当时的造像风格并没有因为袭击而陷入罗马唯物主义。
这种状态就像塞尚所说的艺术家不倾向于‘文学事物’来保护自己,这往往是艺术家离开真正道路的根源,这是对自然的具体直接研究;或者在20世纪,绘画不追随自然,而是平行于自然和自然被认为是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人的能力。
庄子曾经说过,大师的性格应该像孩子一样天真坦率,像静水一样深刻。在创作艺术时,他沉浸在自然中,放弃了自我感,似乎融入了自然。他的作品不会矫揉造作。他的行为就像游戏和舞蹈。他不是在创造自然,而是呼应自然,就像回声一样。大师不借助规则追求形似,他专注于达到忘乎所以的地步,能察毫末,见微知。禅宗的慧能谈到了创作的轻松性。他认为这种轻松是画家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协调造成的。他还表示,艺术作品不是创作的,而是获得的。
正如道教和禅宗哲学家所说,古人对自然之道、对象和人在艺术中三位一体的深刻思考。从表面上看,中国雕塑的形象是艺术家理解个人和对象关系的结果,但对传统雕像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相似和不同的分析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古人在艺术中更深入地讨论大象和自然。自然一直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尤其是美学。自《易经》以来,中国人一直高度倡导不断变化、无拘无束的永恒自然,将世界作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本质思考,将自己的象征融入自然世界,追求艺术中轻松自然、不做作、自然、笨拙自然。《道德经》记载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出来的东西,从天地河流到鸟兽鱼虫,其实都是为了表现自然中守恒的自然大道,或者说是道的内在本质——妙。
白石老人曾说过,中国艺术妙在似与不同。把握中国艺术造像的似与不似是其艺术表现的精髓。似意味着形与神的契合,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形似。相反,不同意味着非形似,这意味着不追求形状的科学现实主义。白石老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奥秘在似与不同之间或美妙在似与不同之间。根据妙可以解读为道的内在本质,白石老人的话可以解释为道在似与不同,也可以解释为禅在似与不同。
在中国传统雕塑中,传统雕塑的特点是绘画与塑料的融合、线条与表面的结合、铁线形式的服装图案处理、雕像在某些部分的体积与真实性相比的压缩、图像的表达与观察以及传统雕塑的构图方法。这些特征背后包含了对自然的理解和象征。例如,雕像的形状应该从各个角度连接,而不是停滞,因为雕塑的形状代表气、禅和道,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应该表达一个完整的道概念。在宁静和自我生活中,气应该自由移动;人物身上的衣服和其他外部物体不能妨碍身体的通表达,因此体积压缩非常薄,以突出人物本身的轮廓;服装图案穿插在图像表面,使图像更加灵活有节奏,身体就像一座山,衣服图案就像一条自然流淌在山谷中的溪流,使山灵活。它的密度间隔不是随意的,而是符合自然魅力的方式。然而,它显示了一个像刀雕一样凸起的浮雕锐角和鸟羽般的排列,为雕塑增添了一丝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