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济渎庙 中国古四渎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水神庙
济渎寺,全称济渎北海寺,位于济源市西北2公里济水东源寺街村,是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最大的古建筑社区,被称为中原古建筑"博物馆"。
在古代,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祭祀之风自古以来就存在。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生产很低,科学不发达。人们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随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堂兴云布雨,关系到谷物的收获。因此,封神祭祀是历代天子的礼物,程序繁多,礼仪多。
自汉代以来,朝廷每年都会派重要官员定期致祭,逐渐成为礼仪定制。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祭祀"四渎"济水原名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因此又称清源祠。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沙漠之北,难以祭祀,因此在济渎寺后增建了北海祠,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济渎神被封为清远忠护王,北海神被封为北广泽王。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至400亩,占地33万多平方米。隋朝以来,历代皇帝派使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每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如战争、政权变迁、祈雨甚至成为皇室成员的生死,都应该向济水神和北海神祭祀。民间祭祀活动频繁,有助于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祭祀不断,寺庙面貌不断。
济渎寺兴衰史也是中国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缩影。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济水源滋养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首都原城;济水贯穿黄河,自清,历经曲折如海的独特流向,凝聚了中华民族忠贞自洁、威武不屈的高贵禀性;历代文人仕子对济水的歌颂。
济渎寺坐北朝南,总面积布局呈现"甲"总面积86255平方米,现存古建筑72栋,占地10万多平方米,是河南省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现有建筑有清远洞府门(山门)、清远门、渊德门、宿舍、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在中轴线上;两侧有御香殿、官楼、玉皇殿、长生阁。清远洞府门是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有三座四柱挑山木牌楼。主楼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北方古典园林是古代祭祀胜地。
宿舍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宽五间,深三间。它是河南省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屋坡平缓,斗拱雄大疏朗,檐柱粗矮。济渎池(又称小北海、龙池)和临渊门北的珍珠泉是济水的东源。泉水清澈,到处涌金。环池亭亭玲珑,古色古香,是北方珍贵的古典园林建筑。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宋元明清古建筑36座,北方古典园林1座,即济水源"小北海"(济源古"九景"其中,清远洞府门是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木结构拱门建筑,宿舍是河南省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石钩栏杆是中国唯一最完整的宋代石栏杆。
庙内现存的古建筑保存完好,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使用"双圈"受保护的全国重要古建筑群之一。1964年以来,济渎宿舍、清远洞府门等相继修缮。
济渎寺现存的木结构古建筑始于北宋,历元明至清,绵延千年,本身就是一座具体而微不足道的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河南省是最早的。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北宋济渎宿舍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工"字形大厅和走廊不仅体现了北方建筑粗犷豪放的宏伟氛围,也包容了江南园林的微妙匠心。雕梁画栋与亭台楼阁。
明朝圣旨碑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高5.5米。宽1.7米。碑文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名山大川、城隍、历代忠臣烈士而颁布的圣旨。字体整洁有力。
宿舍旁边有一栋楼"古代柏图志碑"。题目中有一首七律诗:"老树何年阴柘黄,至今仍有紫泥香。材料高的时候,不仅要靠廊庙,还要当栋梁。地上风霜凛冽,凌云节操越来越苍苍,晚上月亮枝头动,疑似将军剑光。"从诗意看,"古汉柏"也就是说,现在巍然存在"将军柏"了。传说唐初著名将军尉迟敬德奉命来这里监督寺庙时,他曾将战争时期使用的钢鞭挂在树枝上。为了追求他的功绩,五代后汉皇帝封这棵树为"将军柏"。到目前为止,这棵历经千年风霜苦雨的老树,依然是老干扶疏,新枝茂密,就像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苍苍"。难怪在"四害"横行时期,有人游济渎庙,看着这棵挺拔的庙"将军柏",无限感慨地写诗赞美道:"扭腰留下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济渎庙将军柏,暴风猛风总是不动"。
古汉柏东北,长生殿高台石墙,横嵌元学士徐有仁写的"天下第一洞天"六个古朴雄浑的大字。唐、宋、元、明、清时期有数十座石刻碑,其中金大定时期创作的石桥记书法强劲,其拓片曾出国展出。赵孟复,元代大书法家"投龙简记碑",笔势雄劲,秀润,尤世人称赞。
绕过济渎宿舍,是人们称之为济渎东源的小北海、珍珠泉、万泉寨等水源区。万泉鼎沸,遍地涌金,如珍珠浮地,络绎不绝,连贯而出。唐代李高诗云:"济水出王屋,源源不断,伏泉数眼沸腾,平地流清"。正是这里的风景。被称为济渎西源的龙潭,也是一个大型的自然泉组,县志记载这里的景色是:泉水"停蓄时晶莹剔透,月映潭空;奔注时万眼汇流,雪浪汹涌。"
济河灌区散落在烟村,田野千顷,灌溉渠道密如蛛网。灌区上游有一个"合瓦宝地"。据说早在元末明初,人们就开挖地下水沟根治涝,沿着地下沟用三扣瓦筑成"非"字形、"井"字形、"未"地下排水系统,字形相互交流,覆盖黄土,下游清泉,既防旱又除涝,冬暖夏凉,可调节地温。严冬大雪纷飞,地冻如石,"合瓦地"雪不存在。这种"合瓦地"象个"天然温床",济渎金蒜,促进作物早熟,经久耐用,味道鲜美,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