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清末最高的佛教寺庙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北角。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了一座住宅,并给了四个儿子雍亲王,称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宫殿,称为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在那里停放了棺材。因此,雍和宫主要宫殿的原始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
由于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现了两位皇帝,成为龙潜福地。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清中后期中国最高的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汉族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雍和宫朝南,占地面积6.6公顷。据1950年统计,共有661间房间,其中238间是佛殿。它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合了融汉、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建筑艺术。整个寺庙的建筑分为东、中、西三条路。中路由七个庭院和五层宫殿组成,左右有各种宫殿和建筑。
中路建筑主要包括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
牌楼院位于雍和宫最南端,大门位于东向西,东、西、北各立一个木牌坊,南侧有一堵黄绿色琉璃砖的影墙。
牌楼院北为昭泰门,中间为正门,两侧各有一侧门,黄琉璃瓦歇山顶,棋盘门。
昭泰门北为天王殿,又称雍和门。殿原为宫门,后改建为天王殿。殿面宽五间,黄色琉璃筒瓦歇山顶,重五踩斗拱,印章画,前檐为屏障天花板,明二间为门,尖间为门式斜方格窗。后檐为五抹斜方格门窗,明二间为门,尖间为窗。殿内为井口天花板,地面铺方砖,供布袋尊者和四大天王雕像。
殿北有御碑亭,又称四体碑亭。黄色琉璃筒瓦的重檐和四个角落都有尖顶。上檐是昂贵的五踩斗拱,下檐是单翘、单昂、五踩金斗拱和印章画。亭子里有一四个方碑,上面刻着乾隆皇帝写的《喇嘛说》,上面写着满、汉、蒙、藏四个字。
雍和宫位于碑亭北侧。殿原为王府银安殿,现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殿。殿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宽七间,单翘重斗拱,还有印章彩画。前面有一个月台,周围是黄、绿、红琉璃砖墙。明朝的房间里挂着龙华牌匾,上面写着雍和宫,上面写着雍和宫,上面写满了汉、蒙、藏四个字。殿内有三尊青铜泥金佛像和蒙麻泼金十八罗汉佛像。
殿前东西有配楼,东有温度孙殿(密宗殿),西有擦尼特殿(讲经殿),均为灰筒瓦重檐硬山顶重楼,面宽7间,后厦3间,上下层均出廊。
雍和宫北为永佑殿,原为王府宿舍。后殿因崇拜雍正帝的形象而改名为神殿。乾隆九年(1744)行宫改建寺庙后,改名为今名。黄琉璃筒瓦歇山顶,五面宽,五面重。前后都是三交六棱花门窗,下面有龟背纹绿琉璃壁,前面有三个陛下台阶。殿内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佛像,殿前有东西配殿,分别是额椅殿(医学殿)和宁阿殿(数学殿)。
出永佑殿后门,即入法轮殿庭院。法轮殿是举行法事的地方,建筑平面十字形,面宽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前出轩后各五间,轩厦均为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侧有一个悬挂在山顶天窗上的黄筒瓦,殿顶和天窗顶上有一座藏式镀金宝塔。殿内供奉着一尊高6.1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坐像,如500罗汉山背后的紫檀木雕,以释迦牟尼为主题的东西壁壁壁画。
戒台楼位于法轮殿西侧,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造的。乾隆皇帝为了迎接六世班禅进京而建造了他的生日和戒律;班禅楼位于法轮殿东侧。起初,供奉药师佛的法坛被称为药师楼。六世班禅进京时,以此为住所,因此得名。两楼都是黄筒瓦重楼的山顶,上层九间有走廊,下层二十五间南面有三个陛下台阶四层。
万福阁是法轮殿之北,是雍和宫寺建筑中北端最高的建筑。阁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檐重楼,高25米,上、中、下层宽、深五间。上层为重昂五踩斗拱,与印章彩画,中间牌匾为圆观并应;中间层为重昂五踩斗拱,与印章彩画,周围有走廊和护栏板,中间牌匾为净域慧因;下层为单翘单昂斗拱,与印章彩画,前后三出陛,中间悬挂龙华牌匾,上面有满、汉、蒙、藏四本书。阁内供奉一座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主要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
万福阁东西两侧分别为永康阁和延绥阁,中间由悬空阁道式飞廊连接。绥成殿位于万福阁北端,是雍和宫中路最北端的建筑。黄色琉璃瓦硬山顶,重屋檐和重楼,上下走廊,面积7间。殿前有一个月台,与万福阁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