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又称塔尔寺,成立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它被命名为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叫本贤巴林,意思是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黄中县鲁沙尔镇的弥勒寺。
塔尔寺有1000多座大小建筑,如大金瓦寺、小金瓦寺、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1000多座庭院,4500多座寺庙和尚,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宿舍、喇嘛居住的建筑和庭院相得益彰,自古以来就是黄教中心和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和藏族平顶的风格,将汉族三檐歇山风格与藏族屋檐下的鞭麻墙、中间镶嵌时轮金刚梵文咒、铜镜、底砖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形成了汉藏艺术风格的结合。塔尔寺不仅是中国喇嘛教的圣地,也是造就大量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等院校之一。寺内有四所学院:显宗、密宗、天文和医学。
塔尔寺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大金瓦殿位于寺庙中心,绿墙金瓦,灿烂,是寺庙的主要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牟尼殿、依释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酥油花院、舞神舞院、活佛府、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
八宝如意塔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座塔是为了纪念佛陀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它的形状差不多。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经文。每座塔的南面都有一个佛龛,里面藏着梵文。
金瓦殿
位于全寺正中的金瓦殿。藏语叫赛尔顿庆莫,意思是金瓦。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大金瓦殿最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来在公元1711年,用1300两块金子和1万多块银子将屋顶改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金顶。后来,镀金云头和滴水莲瓣装饰在屋檐上下。带宝塔和一对火焰掌的飞脊。四角配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玻璃砖墙,二层为侧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前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悬挂乾隆皇帝赐予的金匾。牌匾的标题是"梵教法幢"。进入大金瓦殿,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为底座,镀金,镶嵌各种珠宝,用几十层白色哈达包裹,以示高贵。塔上有一个壁龛,里面有宗喀巴像,塔前有各种酥油灯、银鼓号角、玉炉金楼。梁梁上布满了窗帘、旗帜、绣佛、围帐和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座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
小金瓦寺
小金瓦寺又称护法神殿。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初建。寺庙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动物标本象征着所有的魔鬼都被上帝征服了。殿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据说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骑到青海塔尔寺的。三世达赖喇嘛朝拜塔尔寺后,想去蒙古传经说这匹白马怎么也不肯走,便留下来,不久,马不吃而死。后人把它当神马,陈列供奉家神。
大经堂
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初建的大型经堂,即公元1606年。这是寺庙喇嘛集中念经的地方,堂内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念经。内饰非常精致,饰有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的旗帜、窗帘和各种天花藻井;还有珍贵的大型刺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有藏式图案,画精致生动。殿内大柱包裹着龙凤彩云的藏毯,整个经堂五彩缤纷,气势恢宏。
小花寺
小花寺又称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它形成了一个小庭院。正面是突出硫玻璃砖墙的小门,玲珑别致。院子里种着菩提树,树叶茂盛,遮荫遮阳,干净优雅。殿内有30多座佛像,如释迦牟尼。木雕浮雕,层层重叠,佛龛背景,木雕金。手工雕刻精致,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的结晶。它的外观是二层檐廊重檐歇山顶,屋顶四角翘起,斗拱精致明亮,像一幅美丽的木雕画。
九间殿
九殿又称文殊菩萨殿,是汉式硬山顶建筑,面宽九间,深三间,面积592平方米。整个大殿以三个房间为单位,由北向南为狮子吼佛殿、文殊殿、宗喀巴殿。花寺又称祈寿殿,建于清康熙56年(公元1717年),是一座独立的小庭院,是两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柱头梁梁装饰鸟类、动物、花卉、文纹,院墙装饰玻璃砖雕刻。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十六罗汉、四大金刚等雕像。
大拉浪
大拉波由经典、华门和牌坊组成。它是汉藏结合的建筑。它是塔尔寺总法台的住所。达赖和班禅曾经住在这里。居巴扎仓(密宗学院)是一座藏式平顶建筑。曼巴扎仓和丁科扎仓属于汉藏结合建筑。根据释迦牟尼一生的重要经验和传说,在寺庙前的8座如意宝塔、方形宝塔、瓶形宝塔和尖顶并列数十座宝塔。最后,有了塔尔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也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在中国和东南亚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