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灵寺石窟:1600多年的历史,沙漠戈壁中的佛教殿堂!
冰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悬崖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在黄河北岸大寺沟悬崖上开凿,正式成立于西秦建宏元年(420年)。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隋、唐、宋、元、明各代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仍在岩壁上。
最早称唐述窟为羌语鬼窟,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宋代被称为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被称为炳灵寺。
有183个洞龛,共有694件石雕,82件泥塑,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和悬崖中间的许多中小型石窟为主。冰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是中国的佛教石窟。魏晋时期,炳灵寺叫唐述窟,唐代叫灵岩寺,宋代叫炳灵寺。
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地有196个现存窟龛。冰灵寺现存早期的重要洞穴是169窟,是一个天然洞穴,西秦时期的雕像和壁画。一佛二菩萨,造像有第6号龛,侧墨书题有建宏元年3月24日造玄机,即公元420年,是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的。题目下面画了几排供养人,包括当时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像。
2014年6月22日,冰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请世界遗产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冰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也不同。无论是西秦时期的凶猛壮丽,还是北魏的美丽雕像,无论是北周的玉石,隋唐时期的丰满夸张,还是宋朝的现实主义,都采用了以形写神的传统技艺,注重写神。它们是佛教观念、信仰和情感的物化艺术形式。
它的造型和雕刻不仅笼罩着神奇的宗教氛围,而且充满了现实生活的兴趣。雕像的主题是佛陀,庄严、庄严、详细、可亲,菩萨深情、优雅;弟子幼稚、天真、深刻;国王勇敢、暴力、愤怒,都栩栩如生、细致。
炳灵寺壁画虽然数量不多,但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人民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和装饰艺术。这是炳灵寺壁画的重要价值。在169窟西秦建宏元年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格言》中女性形象非常相似的女性支持者。
壁画以生动的线条展现了女性形象,如云宫叉髻、毛巾丝带和盛装打扮。隋唐壁画由于元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重制,保存不多。隋代壁画主要由八窟南北壁供养,姿态生动,表情各异。
元明壁画有三窟西壁上层的佛教故事画,南壁元代的八臂观音,168窟南壁的明代八臂观音,172窟木阁上的明代木版画涅盘。这些以密宗为内容的壁画仍然继承了唐宋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