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祥寺——金代建筑风格的特色寺院
福祥寺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
在大殿前的甬路上,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的塔。庙内还有许多佛像及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造的铁磬等。天王殿前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黎珏《敕赐福祥寺改建山门碑记》碑,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侍讲沈寿和万历癸丑四十一年(1613年)大学士赵志皋撰的《重修福祥寺碑记》碑。
古寺从南至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南殿、正殿,山门依南殿中端而开。现存正殿,殿阔5间,进深6椽,单檐悬山式;斗拱较宋代略小,但朵数增多,出檐深巨;外檐施五彩装彩画,精致美观,栩栩动人;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采用减柱法置立柱4根,既开阔视野,又适应了殿内布置佛教群像,体现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是典型的金代建筑风格。
殿内保存的元代壁画,线条流畅,画彩和谐,构思生动,是难得的佛教彩绘壁画文物珍品。另有南殿面阔3间,进深6架椽,明代重建。殿内原供有佛像5尊,院内出土早年埋藏的多尊残缺石刻造像、石刻经幢(疑为早期灭佛运动所毁而埋),现保存于当地县博物馆。
据传说在建寺时尚缺一根大梁,正此时从河上游漂下一根杨桃大梁,直径有一米,到寺前时淹上岸。杨桃为灌木类,能成为如此粗梁材称奇!在工匠上梁时又因梁过沉重为难,恰巧有一道骨仙风老者到寺,工匠求教上梁之法,老者以“我已土雍脖子了”隐示,终于将梁雍土后滚拖上正位,留下千古佳话。《榆社县志》在“村名来历”中注:“古时洪水漂来根杨桃大梁,村人捞住用于建庙,故名淹梁,后改名岩良”。
福祥寺里的佛像历经多次灾难,其中有两次大难,也给人留下了无数谜团。第一次被埋入土中。从佛像出土时的情景看,并不是有准备的被埋入地下,而是很仓促,就地挖了土坑,随后填埋。且佛像身首异处,佛头与佛身大多难以匹配。从这一现象推断,出土的仅是被埋的一部分,寺庙内还应有被埋的佛像。第二次被盗入他乡。在佛像出土后的第二年,即被盗贼盗入河北,后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侦破下,终于当年擒贼破案,佛光还乡。
1986年,山西省政府将此寺列为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