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发展的受限因素及设计误区
仿古建筑日渐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界、文化界希望复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渠道,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与功能,精神寓意与实体寓意脱节的情况,本文试图通过对仿古建筑的发展背景、受限因素以及仿古建筑设计误区进行分析,探究其中的影响因子。
一、中国当代仿古建筑发展的背景
在近代之前,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体系能够保持长期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文明体系长期的持续性。中国史在秦汉的第一周期终结之后,接着便迎来了隋、唐以下的第二个周期,此后历代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长期认可,使君权神授这一主流价值观在民众中的根深蒂固。民间笃信皇权,接受并敬畏等级制度,继而谨守皇家所规定的各种礼制,这种对等级制度的效忠同时也反映在了建筑上,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也由于封建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往深度发展。
从19世纪晚期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多重内外因素的猛烈冲击下,很快走入解体,直接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殖民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影响也迅速在建筑样式中有所反映,在文化侵入严重的地区,这种建筑上的冲击尤为强烈,天津、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的传统建筑样式的传承根基开始动摇,建筑样式的发展方向分出多支。除沿袭旧制的建筑外,部分建筑样式明显西化,部分建筑样式则倾向于中西合璧,这些新的建筑样式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随着文化的传播逐渐向内陆渗透,并不断发展和变异。
当时建筑发展的种种无非都是当时文化的外化表现。张岱年认为“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1],那么在这一时期之前,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处于积累阶段,而由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文化进入了变革期。
除位于特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状况下的建筑(如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外,木元素逐渐从建筑的主角沦为配角。而木元素在过去三千多年间,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及封建等级观念的重要传递载体(如历代建筑营造法式中大木作与小木作的象征意义及营造规矩),但从19世纪晚期开始,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产生分歧,使得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发生动摇,而其在建筑中的依附面也相应急剧收缩,传统建筑由于大众在文化认同度上的分歧而渐入颓势。这也从侧面反证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日渐低靡和萎缩的状况。
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史的发展历经周折,时至今日,已被一些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把定位中国由“传统”步入“现代”的新阶段,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分歧加大,出于对外来文化强势入侵的忧思以及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态度接纳性过高的反省,保护传统,重视“国学”文化之类的呼声也愈高。除继续跟进国际建筑发展潮流外,人们开始重视建筑样式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研究,因此,仿古建筑(注:此处所致仿古建筑不包括使用现代技术修复古建的情况——笔者)应运而生,它们通常取传统建筑之形,以现代技术和材料为实体媒介,来描绘历史意境,以再现历史,然参见仿古建筑样式时至今日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有把建筑的“传统”简单化回归的倾向。
二、中国当代仿古建筑发展的受限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克罗伯·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中提到一点:“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2]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因而也必须具有文化的这一特质,代表现实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倾向。仿古建筑的建筑样式,单就形式而言,只要符合美学观点,是毫无问题的。从价值观倾向角度而言,它的建造和出现,是为了藉一复古的建筑实体来复兴一种建筑文化,但这种良好愿望是过于一厢情愿的。在之前对中国建筑样式与文化的历史关系的探讨中可析出,文化与建筑样式的发展密不可分。所以造成这种一厢情愿有四个原因:
首先,文化平台缺失。现今,中国社会各年龄段、各阶层之间,甚至是其内部,价值取向都已千差万别。当一个传统的价值观在几十年后重拾,对于学术界的整理、归纳以及重新传播而言,工作都是相当庞杂和漫长的。对于大众,这种再认识和重接纳的过程更是不易。
其二,而中国建筑史的发展在现代时阶段经历了两个时间断层。可以说这两个断层使中国建筑失去了很多继承传统建筑的观念连续点,并阻断了传统建筑样式发展的连续性。
其三,材料工艺和建造技术等硬件条件的遗失使得仿古建筑难成经典。
其四,环境对于仿古建筑的包容性减弱。在寸土寸金的时代,古建筑都尚且凭其历史和时间带来的精神印记,在高层建筑、现代建筑的夹缝中喘息生存,而作为缺乏精神意义的仿古建筑,若安置的环境不当,即使尺度、建制与传统无异,也会与周遭环境产生不谐调之感,成为异类。
当文化观念的发展进度与建筑实体的发展进度发生错位时,人们对于仿古建筑的接纳度,环境对于仿古建筑的认可度都将大幅降低。在古代,传统建筑因为承载了全民的文化共识,才具备了精神意义,使人景仰、敬畏,建筑样式也由此得到认可和发展。但在今天,传统建筑制式随着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再认同和重新认识,还尚处于恢复阶段,对于大众精神共鸣的影响还尚未产生,所以还不能成为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文化观念的载体。但因传统文化的复兴仍前途未卜,而传统建筑制式中的很多装饰元素由于暗示的是封建集权的精神意义,也无法找回文化上的共鸣,所以缺乏精神力量支撑的仿古建筑在目前要想流行或是流传,仍是待解的难题。
三、中国当代仿古建筑设计的误区
除仿古建筑之外,一种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截取、变异和重组,并揉和了现代主义处理手法的新建筑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在处理手法上,此类新中式风格的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不谋而合,以“破”、“立”的姿态出现于人前。但在思想背景上,中西方基于此形式的落脚点却有相异之处——虽然二者对于历史皆有隐喻的态度,但前者更倾向与以现代主义为桥,将传统与现实连接;而后者,则更强调对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探讨。同前面提到的仿古建筑一样,单就形式而言,这类新建筑只要符合美学观点,是毫无问题的,运用得当或出奇者,甚至有可能被广泛跟风复制,但其更迭也十分频繁。这种现象又恰恰反映了中国在这个时代一个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快餐”式文化。该文化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刺激性也强、但更新率极快。
对于学术界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呼吁而言,快餐文化是极有缺陷的,而对于建筑而言,这样的建筑也是极易被淘汰的。但相比仿古建筑,由于具有了与现实的切入点和关联性,这类建筑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更有优势。但需要认清的是,在使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的同时,建筑在文化隐喻上的责任感更应胜过对设计元素炫耀性地摆弄。否则,这样的设计手法只能成为欣赏者眼中的趣味性符号,审美艺术中的新花样,没有精神指针,没有文化含义,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亦不会赢得崇敬和尊重,更无法在历史长河中占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