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又称涉县古城,古称新安县。总面积24.7平方公里,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涉县徽城镇。古城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县、州、府治所在地,因此县治与府治同在一个城市,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徽学"被誉为发祥地"邹鲁东南,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东、西、南、北四扇门。此外,还保留了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市景区包括七个地方:徽源、渔梁坝、徐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涵盖新安理学、徽派朴雪、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徽州古城是中国四大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为国家五大古城A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
徐国石坊,又称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涉县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徐国石坊是徐氏衣锦返乡时在家乡涉县立的。徐国石坊不是普通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中国唯一的的拱门是封建社会建立的建筑,以表现功勋、科第、德政、忠孝节义,是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最佳载体。被称为东方凯旋门。
元末明初建于徽州府衙。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和崇祯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清道光末年大修。2009年,根据明宏治年的建筑规制,徽州府衙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桥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集团,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
徽商大宅,又称西园,是明末、清代、民国时期散落在涉县的26座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按照恢复的原则,拆迁修复。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万处。整个古建筑集牌坊、舞台、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于一体。它是一个组合式住宅群体,有26座住宅、数百座住宅、36座天井和1580根柱子。徽商大筑历史博物馆、徽州雕刻精品馆、徽州民俗馆、徽州历代名人馆等多座反映徽州文化的博物馆。
有斗山街、大北街、打箍井街、中山巷等古街巷。街头的木牌坊敬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为明太祖朱元璋感恩赐建。大北街是府城商业区。朱家巷入口处有绣重光坊,蕴含着明末朝廷斗争的故事。打箍井街以打箍井命名,井圈凿箍。井边方士载宅是明大学士徐国府的部分遗体,已开辟为徐国生平展览馆。中山巷是一条梯形古巷,基本保持着清末的风格。事件发生后,有两柱世科石坊和叶挺将军被囚禁。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城内中和街,新建部份与老馆衔接,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筑。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遗联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1984年,崇一学校旧址改建,由参观厅、放像厅、书画厅、五个展厅组成。1991年扩建,1996年,陶行知纪念馆被国家教委等6个部委命名为100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宣布为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扩建。纪念馆设有东西两侧的大门,东西两侧的大门名称由胡耀邦和胡厥写。纪念馆大门用青灰色水磨砖砌成。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