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徐徐府-中国罕见的宋代府第
从深巷国保开始
在潮州市古城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城4号,有一座朴素典雅的古府第建筑,每天都挤满了人,包括建筑专家学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徐的后裔和家人,他们追根问祖。院子有多深?府第宏伟典实。这座古建筑是宋英宗徐觉和德安公主的府第。潮州人俗称徐徐府。
徐徐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距今已有940多年,占地面积约2450平方米,是三进院四合院格局。其木结构形状简单,技术简单,被专家称为国内罕见的建筑,评价其内涵丰富,值得深入研究,价值不可估量,特别是在南方气候潮湿,建筑可以完全保存至今,更珍贵。1996年11月20日,徐徐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来了其第二春。
通过这个宋代府第建筑的典范,我们可以读到潮州文化的许多层次。潮州人一直有崇文尊贤的情结,崇敬做官或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村民。为朝廷国家做出贡献的徐,人们对他们居住的府第的珍惜,不亚于许多表达村民的石拱门。
从沧桑到重现青春
曾几何时,徐旭府孤独而破碎,蜷缩在老城区的深巷里。除了府城所在地的少数老市民外,很少有人知道潮州的深巷里有这座国宝级建筑。
岁月的沧桑给徐徐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由于徐觉官运多变,后期被降级为儋州。从那以后,风起云变,兵祸屡起。从徐的后人到明嘉靖,这十代官运日渐衰落,后来逐渐衰落,或者几乎是平民。从明天开始,徐府将归潮人福建布政使黄聪所有。清乾隆年间,杨姓被转移,黄姓很快被转移。清末,徐府前座改为武术试验馆。
对于重视光宗耀祖的潮人来说,作为后昆,耻莫大于祖先的产业。民国三年来,徐氏族赎回了徐徐府,重振了法庭。大门两旁贴着徐府第,宰相家风的对联。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府中居民从20多户增加到40多户。人口的激增和自然灾害的侵蚀,使越来越岌可危。
1986年,潮州市政府决定对徐旭府进行全面修缮,以加强对徐旭府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的保护。
1987年、1989年,徐徐府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宣布为潮州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许驸马府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潮州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指示有关部门搬迁安置原居民,为徐徐府的全面抢救和维修提供了重要保障。1999年4月,徐徐府维修工程正式启动,二期维修工程终于于于2006年8月完工。
虽然历经沧桑,数易其主,但徐徐府的国保建筑格局依然存在,风格依很大程度上,它重现了当年的青春,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宋代府第建筑的瑰宝,加深了对潮州文化的理解。
建筑特色及其文化价值
为什么徐第建于潮州?从秦汉到明清,公主到结婚年龄,朝廷要为她建公主府第,招徐到府第结婚。那么,为何驸马府建于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潮州呢?这是因为徐觉嫁给宋英宗的女儿时,英宗只是王子,还没有成为皇帝。德安公主是仁宗朝王子的长女,所以被封为君主。当然,她嫁给了潮州徐觉,所以徐觉的家乡被封,潮州政府命令从国库筹建。后来王子赵曙登基为英宗皇帝,长女德安郡主封公主,徐珏是潮州历史上唯一的女婿,所以她的府第也是唯一建在当地的女婿府。
1981年,许府建筑局部取样C经树轮校正,标本年代为550±70年。虽然现状渗透到一些明清做法中,但仍保留了宋代大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特色。
徐徐府朝南,宽42米,深47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有55间、11天井、二花巷、四口井。主楼为三进五开间,首进及后座均带插山厅、房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后面有横贯全屋的后院。如果拆除与全屋无结构联系的围屋和后院,主体的三进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在中座两侧的山墙外,形成了独厅、独院、独天井的独特设置。建筑格局由内外两个四合院组成。这种形式非常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仪。家庭中的男女、长者、年轻人、尊严和房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座正厅为单开间,后座抱厅房退入厅头设置,房前为独立格子(夹室),房之深宽比超过3:1,实属特例。后座正厅东侧的两个大墙肚仍然保留着桃红色竹编灰墙,为许府建造了时代墙。全屋木屋架概括为穿插式屋架,靠近穿斗,立于条状连续石地板上,墙体为板筑夯灰和青砖条浆砌,砖尺寸较大。全座三进屋架1:4以上,屋顶举折平缓,屋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顶伸出石尖,垂脊开口长,具有唐宋举折的特点。滴水瓦在宋代保留了大量的重唇折。屋架大弯、二弯、厚偏卷制弧线非常圆润柔和。其中,大弯、二弯实际上是穿、梁合一的特殊构件,其形态与宋代《建法》中画的月梁相似。徐府大门的门楞钉采用向上克父的钩钉法,而不是子朝母腹,其做法和结构独特而稀有,不同于明朝潮州宅第。
徐徐府屋架为斗木结构,梁、梁、梁、花雕均为杉木,花雕构件雕刻方法简单,但不失其美感。门窗仍保留了宋代早期的做法,如门扇采用优质木材,结构独特、厚、坚固,立面简单无装饰,前窗、尖窗也是宋代早期的做法,右边是方形,左边是破碎的格子;中间装饰最突出的是第二个前窗,仍采用一马三箭的早期做法;门两侧有冰裂纹壁画,颜色与后厅东侧两个竹灰墙一致,到目前为止好。
其建筑规模、图案和创建时间在潮州同类民居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为潮州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它也是徐的家,可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因此,徐徐府不仅是潮州民居建筑的典型国宝杰作,也是宋代罕见的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建筑文化创意三大宝
徐徐府在建筑上有三大宝:石地、竹编灰壁、S形状排水系统。
石地和连续梁一样,可以调节上部荷载,在施工中起到抄平的作用,使基础受力均匀,地震时相互牵拉。它是南方建筑的特点,可以防潮和保护木柱。
竹编灰壁,许驸马府后座正厅东侧有两幅不起眼的桃红色墙壁,这是南方特有的建筑特色,它的墙体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再和上泥土、贝灰做成,这种“超轻质墙”厚度只有两三厘米,既然省工、俭料,又能起到隔热、隔音、抗震的作用,堪称“镇宅之宝”。
S徐状排水系统,徐徐府的排水系统非常特殊,结合古代风水的要求,沟不采用直接排水,而是根据一不穿房间,二不穿廊,大厅弯曲龙形的设置。采用S形方向,绕过正厅后向前排水。意思是防财外涉,按照潮州风俗,水生财,所以水不能直接外排。徐徐府从大门到正厅、后厅、后座,高差1.28米,取步步高升之意。这种高差巧妙地使S形排水系统在940多年来从未被堵塞。
徐徐府引发的思考
隋唐时期,与文明发达的中原相比,南方近城潮州被视为蛮荒之地。韩愈的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生动地表达了当时首都高端群体持有的主流观点。到宋代,潮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迅速,日益繁荣。以至于著名诗人杨万里用现在风景冠南方的诗来评价潮州。此后,潮州被誉为海滨邹鲁,成为中国人公认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自来人文鼎盛。潮剧、潮州音乐、潮州菜以及潮绣、木雕、陶瓷等诸多工艺都很精湛。建筑中有潮州屋、宫殿的说法。明清时期的一些政府、寺庙和住宅仍然保留着,以了解潮州明清时期建筑的基本风格。至于宋代的建筑实体,徐旭府是珍贵的。
宋代至今只剩下中国古籍中关于建筑学的术书《法国建筑》。这本书的许多名词在字典词典中找不到,而且古籍没有标点符号,很难断句和解读。因此,宋代建筑的研究只能以现有建筑为标本。徐徐府可以说是宋代建筑的罕见典范。我们阅读了一些与潮州文化有关的想法:
根据建筑专家梁思成的研究,宋代《法国建筑》的作者是宋诫(宋徽宗将当少监)。这本书出版于崇宁三年(1100),是北宋汴梁宫殿建筑的法国,也涉及到各级政府、政府等建筑的细微规定。在远离京城的南方建府,从京城任命管理建筑的技术官员来潮州指导监督,完全是合乎逻辑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徐徐府大约建于1064-1067年。此时,虽然法国建设尚未出版,但那些法国也应该早在行业中确定,并得到认可。当然,主持施工的工匠会遵守法国。
从徐徐府现有建筑实体来看,潮州当地工匠并非每一项技术处理都一成不变地遵循中原的法国。此外,上述竹片和竹条制成的竹灰墙、防震防潮的石地和S形排水系统都反映了潮州人既遵守法国规定,又能根据当地情况灵活地处理事务,做好事情的精神气质和思维特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不搞本主义。
这于今天倡导敢为人先搞现代化建设的潮州人来说,这一点也有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