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唐代建筑风格宏伟,严谨开朗。目前,虽然中国有100多座唐代建筑,但砖石建筑占绝大多数,只有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省。唐代木结构建筑有:南禅寺(782年)、佛光寺(857年)天台寺(907年)、广仁王庙。
其中,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是现存最早的大型木结构古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南禅寺位于北朝南,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面宽、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殿内有0.7米高的佛坛。唐代有17尊彩塑,神态自然,衣纹流畅,是唐塑珍品。大殿两侧有明清时期建造的菩萨殿、龙王殿和山门。
保存1200余年堪称奇迹
南禅寺古刹规模小,占地面积仅4100平方米,有大殿,僧舍30间,是五台山最小的寺庙。然而,寺庙里的大佛殿是中国唐代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被认为是五台山的国宝。他的创作时代无法验证。根据寺庙太平梁上的墨水记录,唐德宗建于三年(公元782年),是唐武宗灭佛前(公元845年)的遗物。这是五台山的奇迹,被称为国宝并不过分。
南禅寺由东西两院组成:东院是僧房,多为后人所建;西原则是由佛殿组成的小四合院。南禅寺正殿北朝南,位于石台基上,前面有月台。殿不大,三间,总面宽11.7米,总深10米。然而,当你看到它时,你会觉得它就像一只刚刚在地上飞翔的鹰,翅膀仍然伸展在空中,它似乎有一种令人震惊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唐代建筑独特的强大而简单的魅力。
唐代建筑风格雄壮古朴
唐建大佛殿,是南禅寺的主殿,外形美观,造型美观,古朴。根据实际测量,三间正殿高大雄伟,面宽11:62米,深9:9米。方形的基础几乎占整个庭院的一半。大厅的三个房间见方形,单檐灰瓦歇山顶。整个大厅由台湾基础、屋架和屋顶三部分组成。共有12根屋檐和柱子。大厅里没有天花板或柱子。梁架的制作非常简单。墙体不承受重量,只起到隔墙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由屋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到内外间隔和防风雨侵袭的作用。柱头微向内倾斜,与横梁形成斜角;四根角柱略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形成翘曲。即使梁、柱、梁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使屋檐深而不暗,使整个大厅形成收缩、抑制、美丽的轮廓、动态的风格,给人一种庄严健美的感觉。屋脊两端装饰着一个吻。全殿结构简洁,形状稳定,庄重大方,体现了我国中唐大型木结构建筑的显著特点。
早期中国建筑结构美
南禅寺正殿虽小,但檐下的斗拱却是宋代以后斗拱的两倍。斗拱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结构。它位于柱顶和屋顶之间。主要由斗拱木块和弓肘木组成,逐层挑出,形成上大小小的支撑。南禅寺每一个斗拱都有结构和结构功能,绝非虚设,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功能。走进殿内,你会看到所有的梁架都暴露出来,斗拱也深入屋内,与梁梁交错搭接咬合,展现出早期中国建筑的结构美。中国有句成语叫钩心斗角,现在被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斗争。他的初衷是说中国木结构的巧妙结合。参观南禅寺,你会明白真正的钩心斗角!
南禅寺的西配殿建于明代,东配殿和山门建于清代。因此,在南禅寺,你不仅可以欣赏唐代建筑的雄伟朴素,还可以欣赏明清时期建筑的特点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