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西湖边的古代建筑艺术杰作
说到杭州,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西湖。事实上,西湖附近有许多古代建筑艺术杰作,六河塔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六河塔建于北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六和塔位于西湖以南,钱塘江畔月轮山。六和塔最初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六和塔的建造原因特殊,不是因为简单的佛教意义。六和塔最初用于镇伏江潮。据说六河塔建成后,江潮不再溢流,而是顺从地沿着原来的江道平稳流动。钱塘江潮久违,从此被镇伏,沿岸人民无忧无虑。此外,六和塔还具有灯塔照明航向的功能。
六和塔高近60米,外观13层,塔内只有7层。外形优雅大方,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梯连接。塔体自下而上,塔檐逐渐缩小,塔檐翘角上挂着104个铁铃。屋檐明亮,屋檐黑暗,明暗相间,从远处看,显得很和谐。外形优雅大方,气势十足,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梯连接,墙上装饰着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雕刻花鸟、走兽、飞仙等图案,刻画精美。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正门对联底部说:一塔声江天,越水越奔初月;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从塔上升,面壶门通过走廊,每一层都可以俯瞰栏目,壮观的桥梁,飞帆,郁郁葱葱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勃勃,依次为每一层题字立匾,名为:初地坚固,二意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龟负荷,七宝庄严。
六河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河敬。当时建设的目的是镇压钱塘江的潮流。塔高59.89米,建筑风格独特。塔内砖石结构分为七层,外木结构分为八面13层。
据说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腊,宋江将兵马驻扎在六河塔外的寺庙里,鲁志深和武松忽听到钱塘江上的雷声。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未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和尚向他解释说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了以前出家的时候师父说过听潮圆,见信而寂的话,觉得这是命运,于是在六和塔边坐了下来。鲁智深死后,林冲在六和寺病死,武松在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师,直至80岁。
六和塔观潮
六河塔是著名的观潮胜地;钱塘江潮汐,被誉为世界奇观,每天都有潮水,尤其是中秋节前后;早在南宋,六河塔就是观潮的最佳场所之一。在宋、元、明三代,以六河塔为中心的杭州江干地区就有很多人来观潮。观潮之风蓬勃发展,成为传统的文化活动。八月十八潮,世界壮观;早在先秦时期,道教学者庄子就对这一壮丽的浙江潮印象深刻。南宋时期,杭州人从11日起,就有观众,16日、18日,车马纷纷涌出……,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每栋楼都是贵戚内侍的租赁,作为观潮……,潮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钱塘江临海一段呈喇叭形,河口极宽,相邻河体突然变窄,因此,在月亮引力最大的农历八月十八日,潮水涌入海口,被突然狭窄的河岸挤压,没有时间均匀上升,只能推动后浪,产生巨大的潮流。现在,每年中秋节前后,六河塔地区仍然挤满了人。从塔上看,潮水非常壮观。因为它是从上到下俯瞰的,潮水的涌动非常真实和激动人心。
六河塔不仅白天可以看潮,晚上也是看潮的好地方;在空旷的月光下,静静地看着海门的潮水,就像山上的声音,让人毛骨欲垂。这样的场景,我想也有一种不同的味道。
现在每年除夕晚上9点开始,六河塔都会举办除夕迎新慈善祈福敲钟活动;来六河塔爬、敲钟、祈福,已经成为人民祈求和平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