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南天寺泉南佛国摩崖石刻
晋江市东石镇岱峰山南天寺,原名石佛岩,又称石佛寺,因南宋按悬崖雕刻的三尊大石佛,寺内外岩石上有四座古代悬崖石刻。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四段古代的悬崖石刻中,最引人注目、最著名的是王十朋书《泉南佛国》。它刻在寺庙西北侧的山坡上,阴刻楷书,双行竖排,字径高1.85-2米,宽1.5米,书法帅气有活力,雕刻工相当细致精致,堪称泉州历代摩崖石刻的优秀作品。然而,自古以来,摩崖石刻的雕刻时间就不同了,令人费解。
古代对悬崖石刻时间的记载要么不清楚,要么与历史事实不一致。今天可以看到的古代志书,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明代何乔远的《闽书》,称:
岱峰山,有石佛岩。相传未岩时,石有夜光三道。宋嘉定中,僧守净异之,镌弥陀、观音,势至三尊,刻“泉南佛国”四大字于傍。
之后,清乾隆《泉州府志》也有同样的记载,说:
守净,……嘉定还在安平岱峰山品尝了石佛,并在附近雕刻了泉南佛国四个字。
从这两个记录来看,这个悬崖石刻是在南宋嘉定(1208-1224年)刻的,但并没有指出泉南佛国这个词是谁写的。清乾隆、道光两部《晋江县志》记载如下:
安海城东大石佛寺在安海城东十里左右。没有岩石的时候,石夜有三道光,僧守净异,刻弥陀佛、观音、势至三像,高六丈以上。旁边有大石,刻有泉南佛国四个字,王梅溪的笔也是。
虽然这两个县志指出泉南佛国四字为王梅溪,即王十朋所书,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其刻刻时间。
明确说明悬崖石刻的雕刻者(立石人)和雕刻时间的,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福建水师提督吴颖写的《南天禅寺纪念碑》,记载如下:
岱山石佛岩去城50里,泉之晋江也是名胜。宋嘉定丙子,一个安静的师傅过了这里,晚上看到了三道亮丽的悬崖。他知道自己是山中的灵魂,于是筹集了三尊弥陀、观音和势至建造殿宇,因为他以石佛为名。后郡守王梅溪爱其山川之美,勒泉南佛国二字,以纪胜游。
这个纪念碑明确解释说,泉南佛国的悬崖石刻是当时泉州县十个守王来石佛寺的雕刻。时间是南宋嘉定丙子(九年,1216年)一个庵净师建石佛寺后,但与史实不符。
王十朋,字龟龄,梅溪,浙江温州乐清人,南宋绍兴27年(1157年)状元。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他在乾道四年(1168年)出知泉州,五年除敷文阁直学士。新编的《泉州市志》更详细地记载,王十朋四年(1168年)冬十月来泉州上任,五年(1169年)冬季卸任,六年(1170年)春季离开泉州,七年(1171年)在家中下岗。从这个角度来看,吴英记载,王十朋在嘉定九年(1216年)后刻下这座悬崖石刻,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然而,王十朋已经离开泉州很久了,他已经将近半个世纪没有死了。由于这个原因,《闽书》和《晋江县志》的作者可能记载不清,含糊其辞。
为什么古代对这座悬崖石刻的记载要么不清楚,要么与史实不符?原因可能是作者没有亲自或仔细观察,因为这块悬崖石刻在泉南佛国四个字的左右两侧也有一行小字。不幸的是,它的左下角的字迹已经漫漫。不清楚,应该是谁立的;右边除了下面清晰的刻着王十朋书,上面还刻着年钱,就是刻这块悬崖石刻的时候。当时,如果他们看到这一年的钱,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
今年的模型是垂直排名楷书,字径只有8厘米。由于字径小,雕刻不深,长期覆盖苔藓,字迹有点模糊,但如果清理或扩展,仍然可以识别。然而,不知何故,它在今天的记录中出现了各种版本。
1959年,华侨大学陈允敦教授在《泉州名匾记录》中记载,今年的款式为时至正正26年,乙酉7月乙未,但他认为泉南佛国四个字是南宋乾道年间王十朋任泉守时的标题,而这个签款时间是元末人添加的。
2002年,晋江市文史研究者粘良图先生在《晋江碑刻选》中记载,今年的款式为七月乙未,但他在《注释》中说:其题为干道乙酉是干道的第一年(1165年),与王来泉州的时间不符。
2012年,粘良图和陈聪艺在《晋江碑刻集》中记载,今年的款式为时至口乙酉七月乙未,并在解释中表示:从拓片到口乙酉,刻石的时间可能在元至元之间。
2013年,泉州文史研究者王明健、陈鹏鹏先生在《寻找王十朋在泉州的足迹》一文中记载,今年的款式为时至正26年7月B未
今年有这么多不同的记录,哪个准确?笔者认为,《晋江碑刻集》中粘良图和陈聪艺的记录最为准确,因为他们是根据拓片记录的,可惜年号是到x没有判断,错误地推测为至元。为什么说错了?因为二十多年前,笔者去了南天寺,当时这行年款经过清理字迹后还能清楚地辨认出来,记得刻的年号是至正。由于这行年款用行楷书写,正字行意浓厚,不易辨认。因此,陈云敦教授、王明健、陈鹏鹏先生将年号记录为至正是准确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在年号和干支年之间画了一条蛇,加上了26年这个词。因为这个年钱根本没有刻这四个字,王陈涛先生也把干支年的乙酉记录为自己的。查《中国历史年代简表》,“至正”只有“乙酉”年,而无“己酉”年,况且“乙酉”年是至正五年(1345年),而不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这样,这行年款就刻有时至正乙酉七月乙未,这是准确的。
上面提到,1995年,陈允敦教授在《泉州名匾录》中写道,这一行的年款与泉南佛国四个字不同时雕刻,而是元末人添加的。他是这样描述的;
因为庄二三十年前主张否认巩教授,所谓寺庙三石佛刻在嘉定年间。当时王十朋早逝,大胆得出这四个字是别人伪托的结论。今天,《晋江新志》和《西山杂志》所载,说明南天寺三尊佛像是在乾道年间塑造的。当十个朋友在春天守卫时,庄的否定自然被冻结。毫无疑问,这个词属于王十朋的书。至于旁边签字的时间,是元末人加的,不是王的笔迹,不能作力。
泉南佛国这个词是王十朋写的吗?在这个年度模式的底部,有王十朋书这个词。清乾隆和道光《晋江县志》也记载是王梅溪笔;陈教授还将其与王十朋留在泉州的其他笔迹进行了比较,判断其笔法和手法略有差异。因此,泉南佛国这个词不会是别人的伪托,而应该是王十朋的真笔。
然而,王十朋在泉州的时候,岱峰山还是一片荒芜,没有大石佛和石佛寺,他怎么能妄自为之题写泉南佛国四字呢?至于陈教授根据《晋江新志》和《西山杂志》所说的三尊大石佛,是南宋乾道时期塑造的。因为《晋江新志》是厦门大学庄为龚教授所在,1985年第三次印刷出版,没有记载此事;《西山杂志》是清嘉庆年间晋江东石人蔡永写的,从未读过。新编的《晋江市志》和《泉州市志》引用了这句话,说:石佛寺,宋嘉佑元年刻石佛,乾道四年。嘉定丙子年寺扩建。这与清乾隆、道光《晋江县志》的记载大不相同。据说《西山杂志》是一本手抄本,很多专家学者对它视而不见,认为里面有很多记录不可信服。此外,粘良图和陈聪艺在《晋江碑刻集》中记载,泉南佛国四字左下角仍刻有开庭缘比正圆化主僧普云立等模糊字样。这些立石人很可能是石佛寺的僧人。所以说,“泉南佛国”四字既不可能是王十朋亲自为石佛寺题写,也不是他亲自立石。
从这个角度来所书的泉南佛国这四个字从何而来?洛江区马甲镇的双髻山(仙公山)下山口悬崖上刻着王十朋书和蔡希秋立的佛国悬崖石刻,通常被认为是王十朋亲自写的。石佛寺是从那里模仿的吗?双髻山只有佛国二字,陈允敦教授判断它似乎是从南天寺模仿的,据说是民国时期模仿的。因此,石佛寺泉南佛国四字绝不是仿制双髻山。因此,从以上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该是石佛寺僧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七月十朋的笔迹。一个是为了表达对泉州士民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两个可以增加寺庙的景点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晋江南天寺(石佛寺)的泉南佛国悬崖石刻虽然是王的笔迹;但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它不是宋代的石刻,而是元代的石刻。然而,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