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居建筑-独特的地方特色
山西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流派。山西传统民居作为中国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其丰富的类型和独特的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建筑布局、空间组成、造型艺术、雕刻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现有传统民居建筑数量众多,保存完好,成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宝贵财富。
根据建筑材料对山西传统民居的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窑洞式、木结构体系、砖木混合结构体系。
洞穴式住宅:一种是在黄土高原挖的洞穴,主要在山区,或保持原状,或在一层砖抹灰、盘坑、门窗上,一般明暗。另一种是砖砌的洞穴,分为全砖、全石、全土坯和砖石混合坯,分布在山区和平川。
木框架结构系统住宅:采用木结构或砖作为承重结构,木框架结构外围有厚砖墙,梁框架多为吊梁式,适应屋顶重荷载大的特点。平面主要是四合院,庭院近三次,形成狭窄的长庭院。
砖木混合结构体系住宅:由砖石独立结构(砖石洞)和木框架结构独立结构组成的独特体系,由砖石洞与前木结构附着的木框架结构建筑形成的独特体系。
在山西民居中,汾河地区最富有、最华丽的民居是汾河地区的民居,汾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祁县和平遥。山西民居与其他地区汉族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是聚居,朝南,注重内部照明;木梁承重,砖、石、土墙;以大厅为中心,雕刻梁、装饰屋顶、屋檐。
洞穴是在黄土地上挖洞穴居住。不用说,黄土层是其自然条件。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坚硬,开挖洞穴不易倒塌,木材较少。因此,自古以来,洞穴就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形式。
山西民居的第二个特点是砖瓦庭院,大多存在于汾河盆地的小平原上。这里的地形不方便挖洞,而黄土和煤是烧砖的原料,这导致了它的有利条件。当然,在这些地区,大多数人主要使用土坯墙、炉渣屋顶平房,或一些砖。
然而,自明清以来,山西的商业活动已经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清中叶以后,票号的商业发展非常繁荣,积累了相当大的财富。在山西平川地区,砖房的建设非常流行,一般是四合院和三合院,也有一些人进入两个医院和三个医院,甚至有几个庭院形成建筑群。
在山西民居中,窑洞和砖房还有另外两个共同特点,即土炕和炕围。土炕不仅是休息和睡觉的地方,也是供暖设备。在山西和中国北方的历史上,一般不使用木床,而是用砖或土坯制成的炕。三面靠墙,炕内用砖或土坯制成纵横通道。一端通过墙内通道直至屋顶。这是一个排烟口,另一端连接炕的炉火是热源。
全家人坐在炕上闲话,有客人来的时候让脱鞋上炕,围着炕桌抽烟喝茶,是近代乃至现代山西的农家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