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连梁石板平桥
中国古代最长的连梁石板平桥是安平桥,桥长2255米,宽约3.5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14年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竣工投入使用。由于桥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式石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1961年,安平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多次重建安平桥;民国17年1月(1928年),安平桥因安平桥破坏积极筹集资金,重建安平桥;1981年2月,安平桥按原状进行全面改造;1985年5月,安平桥改造完成;2007年底,安平桥应急加固工程开工;2009年7月24日,安平桥应急加固工程验收投入使用。
安平桥总长2255米,宽约3.5米,桥台2座,桥墩360座,其中矩形墩290座,单尖墩44座,双尖墩26座。共有2308块桥板,其中4块5块,5块17块,6块17块,7块167块,8块1块。
安平桥和万安桥属于长桥浅基的梁架石桥,既吸收了万安桥的建桥方法,又不复制其经验。安平桥墩基础采用更科学的睡木沉基法。睡木沉基是万安桥打造的筏形基础后的又一宝贵创造,简单方便,省工省料。它是当时先进的基础设施桥梁施工技术。由于桥梁跨越中亭港、西姑港、水头港等港道,港道深浅,水流缓慢而紧迫,设计师非常注重海滩地质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流量和流量设置桥墩的位置和形状。桥墩有三种:长方形、单边船型和双边船型。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为方形,位于形,位于较慢的港道处;双侧船墩,两端为尖端,便于排水,位于水流较快、较宽的主要港道。
安平桥原有五座桥亭,即超然亭、海潮庵、泗州亭及其东西两侧的两座路亭。超然亭位于桥头,现称水心亭,又称桥头亭。它的前身它的前身是佛宫。桥变成了亭子,向观音献祭,然后焚烧。明清两次重建,现在又在扩建。海潮庵原在桥尾南安水头处,后废,现存为民国初重建,近年又加以扩建,内也祀观音。泗州亭,原名水心亭,位于桥中部,是晋江南安的分界处,俗称中亭。它是在桥上建造的,然后重建或重建了很多次。现存是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建。亭子的石柱上有一对非常引人注目的对联:世界上有佛宗斯佛,世界上没有据说上联是和尚志远写的,下联是黄护写的。直到明万历年间安平桥重建,黄护的后裔黄承恩才将其刻在石柱上;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同治五年的重建。亭子周围和墙上还有明至现代重建安平桥的纪念碑;亭子前面有两尊1.60米左右的石雕武士像,戴着盔甲,手里拿着长剑,形状威武,风格简约。亭子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路亭,矗立在桥上供行人休息。原亭早已毁灭,今之所见是80年代修桥时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