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番仔楼-中西民居建筑融合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生命血液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今天我们要讲的是闽南的民居建筑——番仔楼。
番仔楼,又称番客楼,是闽南(尤其是泉州)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番仔是闽南过去对南洋人的贬义。番仔楼是闽南洋楼的名字。由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闽南传统古民居完全不同,建筑材料大多直接从南洋运输。
番仔楼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闽南华侨多在南洋创业。回国后,他们建造了番仔楼。现有的番仔楼大部分建于清末至解放前后。番仔楼以闽南泉州的数量和精品为代表,其中以泉州永宁镇丰富的番仔楼风格和内涵为代表。
永宁古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石狮市。它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代卫生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一直是福建东南部的重要港口和重要的海防场所。卫城是指建在高处的城邦国家的首都,有利于防御。一般来说,卫粮库、卫兵住所和水源。永宁在古代被称为水沃,在唐代被称为高亭,在宋代被称为凉亭。
南宋时期,朝廷在这里建了永宁水寨,以防止毗舍耶海寇入侵,因此得名永宁,寓意永安宁。元代,由于海寇进出东南沿海,入侵人民,在永宁设立了巡检司。明洪武二十七年,朝廷在此设立永宁卫城作为泉南屏障,以抵抗日寇。卫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二尺,蔚为壮观。永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当时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所,在历史上为边境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永宁卫拥有福全、崇武、中左(今厦门)、金门、高浦(今同安)五今同安)五千户,有祥芝、深沪、周边三家巡检司,统辖20万人。据《永宁卫志》记载,当时兵额6900人,18衙门,封家不少于3万人,官印72人。永宁卫形如鳌鱼,古称鳌城。一纵三横交错的街巷,犹如鳌鱼背上的纹路。一纵是贯穿东西的街道,三横是:南门街、北门街;水关街、场口街;永进巷、铁巷、英西巷。
一座古老的房子,一座番仔楼,一条街道,都有故事,继承了一方的家庭传统和家庭教育,形成了永宁的特色文化和文化积累,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古代卫城的温暖和遗产。永宁是泉州番仔楼的丰富场所。每栋番仔楼后面都充满了华侨南洋辛勤工作的辛酸血泪。下南洋、抗日战争、国共对抗、文化大革命等故事非常传奇。
泉州最大的番仔楼——杨家大楼,占地6000多平方米。杨家大楼必须参观永宁古镇。看到杨家大楼的氛围,各种雕梁画栋真的很震撼。番仔大厦集闽南传统古民居和南洋建筑于一体,工艺价值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令人惊叹。
番仔楼可以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传统的闽南民居木结构营造技艺所建,即利用大木作作为受力结构。另一种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这两种类型不仅创造了不同的技能,而且从外观上也可以看出。一般来说,传统技术创造的番仔楼立面多为闽南传统红砖,钢筋混凝土为水泥立面。一般来说,采用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建造的番仔楼所含的中国元素和闽南传统工艺要比钢筋混凝土番仔楼多得多。
番子楼的工艺基本上是闽南的传统工艺,尤其是泉州古民居的传统工艺。泉州民居建筑在中国古民居中是独一无二的。闽南一直被称为红砖文化区,因为闽南民居采用不同于中国传统民居的红砖。闽南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石材、红砖和木材,因此石雕和木雕是常见的文化元素。
此外,泥塑、交趾陶、剪粘、水车堆也相当独特,经常被使用。工匠们善于在建筑的各个角落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象征,如幸福文化,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家和自己作品的祝福,因此建筑本身被赋予了聪明的精神。
闽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建筑风格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而且结合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建筑特色,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