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文峰塔山西古建筑——天下第一塔
文峰塔,也称风水塔、文笔塔,全国各地以“文峰”二字冠名的塔有许多。一般地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希望或象征当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以塔来补全风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无瑕;借塔高大的形制,来作为地标。
文峰塔是古代人根据风水理论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的建筑。文峰塔的建设是儒家倡导的科举制度,也是明清以来儒、释、道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作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共13层,维修后精确高度为84.970米(维修前残余高度为80.12米)。其高度不仅在国内青砖结构塔中排名第一,也在世界青砖结构塔中排名第一。它是18世纪初世界上最高的砖结构建筑,是世界上典型的超高耸建筑,被称为中国第一塔,是中国文峰塔的杰出代表。
据康熙《汾阳县志》记载,这座塔是由明天启二年(1623年)进士汾阳人朱之俊(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管部门)率众集资而建的。据说清顺治间,朱之俊认为:汾西山耸直,而异地(东南方)无文峰塔以此为缺点。”而有风水先生说:“地面生金,天九成之,四九得十三之数,乃合西方(佛家)塔之图说也。朱志军认为,风水理论认为汾阳县西高东南低,不利于文脉。出于对家乡未来人才的期待,汾阳文峰塔可以修建。
汾阳文峰塔全塔为砖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塔基、台明、塔座、塔体、塔刹五部分,外形为平面八角形,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从一楼的塔门可以进入塔内,塔内有空井,上下贯通。从底层的塔房仰望,可以看到顶层的天井,天井上有木制的格子井盖。塔的梯子位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逆时针向上转动。通道外设置在通道外,塔窗宽阔光滑,采光充足,充分考虑了游客攀爬、休息和远视的目的。
塔体内部为平方形,整个塔体上下层收分明显,塔体轮廓线向上倾斜,外层数与内层数一一对应,塔心室一至十三层面积相等。每层外廓用仿木砖雕刻,形成翼角升起的短檐相隔。斗拱共512省。外廓每层塔檐斗拱为正心重拱单抄箱拱交麻叶头,一至六层每层48存,平身科40存,角科8存,七至十三层每层32存,平身科24存,角科8存。
塔房通过转弯回廓阶梯塔连接,外廓塔壁和内室塔壁形成套筒结构建筑。塔门的第一层可以进入塔,塔内有空井,上下贯通。从底层的塔房仰望,可以看到顶层的天井,天井上有木制的格子井盖。塔的梯子位于塔房房间和塔的外墙之间,逆时针向上旋转,在梯子的角落设置休息台和拱门窗,每层塔的东南和西北设置交叉通道贯穿塔的中心,拱门窗设置在通道的出口。
世界著名建筑结构专家、世界级古塔纠偏大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曹世忠先生用挺拔、结构合理、科学实用十二字对汾阳文峰塔进行了总体总结。俯瞰文峰塔高耸入云,近观塔身五彩缤纷。盘旋拾级,内可近视观音和十二生肖容貌,外可远视八方。中国有许多现存的文峰塔,但除汾阳文峰塔外,第二座文峰塔内没有十二生肖。这无疑是当时值得深入研究的思维和形式创新。
据了解,为加强5年,汾阳市邀请古建筑工程师、专家、苏州古塔专家等专业人士对全市各国保单位进行调查监测,加强对国保文物的科学保护。专家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文峰塔周围的环境、水文地质、建筑基础和历史演变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文峰塔向东倾斜约1.7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加剧倾斜。塔体相对安全,但倾斜程度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2016年,山西汾阳文峰塔在参考对象对比下倾斜明显。根据最新的调查和测量结果,山西汾阳文峰塔被称为中国最高的古砖塔,已向东倾斜1.82米,中国国家文物局已批准文峰塔应急加固项目。
古塔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遗产形式,受气候条件、地理变化、自然灾害、旅游开发、生产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整体结构不稳定、材料腐烂、梁柱变形等问题。
中国古塔是世界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宝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古塔保护技术不仅要遵循文物保护和结构安全的原则,而且要反映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兼容性。